“你好,这个人已经连续四五天都在这里摆摊了……”傍晚,金海街道北部商圈党支部的金书记收到了一条来自衢州鸭头老板黄女士的消息。考虑到流动摊贩易导致通行受阻,且食品卫生难以保障,金书记迅速联系城管部门。不到十分钟,城管队员小徐便赶到现场。他没有急着开罚单,而是蹲下身和摊主聊起了创业的难处:“您想摆摊得先办好健康证和许可证,咱们可以帮您联系正规摊位。”一番耐心劝导后,摊主主动收摊离开。
这一幕,正是金海街道“多格合一”治理模式的缩影——支部吹哨、网格搭桥、部门联动、新兴领域参与,让“管理有硬度,服务有温度”。近日,金海街道汇金坊物业的联络群里收到物业经理的消息,“西门总有车违停,进出视线全被挡了,差点撞到人!”北部商圈党支部书记立即在网格工作群内“吹哨”:“@派出所@城管,需要支援!”几分钟后,派出所民警回应:“加强巡查,劝导违停。”城管队员则提议:“装红白杆吧,从根上解决问题。”但是装红白杆涉及法律依据、施工许可、现场管理等多部门事务。次日,第二综合网格网格长带着党群中心、派出所、城管负责人直奔现场,一场“马路办公会”就地召开。几天后,两根红白杆竖了起来,违停乱象彻底消失。物业经理感慨:“从投诉到解决,只用了短短4天,正是‘多格合一’的速度!”在“多格合一”机制下,商圈迅速解决诸如僵尸车占地、夜间闹事、物业收费等堵点,将问题解决在网格、矛盾化解在萌芽、服务落实在行动,不断拉近与新兴领域群体之间的联系,凝聚起强大的新兴力量。为将新兴领域群体转化为治理生力军,金海街道深化落实“四员共治”(网格信息员、文明宣传员、爱心接力员、应急辅助员)机制,引导新兴领域群体积极参与网格治理工作。
目前,共有14位新就业群体主动担任“四大员”,累计认领35个志愿岗位。其中,担任网格信息员的外卖员小刘在接单过程中热心帮助市民并向警方提供线索,解决了难题,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治安支队、平安金海建设协调小组,评为2025年第一季度“群防群治”先进个人。街道内的快递外卖小哥组成一支“小哥大爱”志愿服务队,走街串巷宣传禁毒知识、引导电动车安全停放,进行文明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工作。5名骑手报名街道急救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担任“应急辅助员”。此外,金海街道面向新兴领域全域主体创新推出“美丽约定·‘新’耀商盟”积分制,新兴领域从业者可通过约束自身行为、参与公益活动、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等换取积分,凭积分兑换优质商品、政策支持、宣传资源等。当南部商圈党支部瞿书记走访到新开的本帮面馆时,受到了面馆老板老杨的热情欢迎。在交流中了解到,老杨是一名退伍军人,“当兵时看到了太多贫苦地区的苦难人,我作为一名军人,如今条件好了,就想煮热汤面给所有挨饿受冻的人。”这个朴素的少年梦想,如今在金海街道生根发芽。
得知街道正在推进“多格合一”治理,老杨主动提出要贡献一份“新”力量,设计并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为有需要的人免费提供茶饮、休憩、伞具借用及共享厕所;外卖骑手及环卫工人全场8折优惠(免费续面);退役军人永久6折(建军节全免)等。不仅如此,小店位于恒盛262弄门口,地理环境优越、环境怡人,老杨还主动提出可以将店铺打造为新兴领域暖新驿站,为有需要的人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样的“网格力量”无处不在:南郊御墅的保安班长鲍殿马勇救落水女子;木瑶小屋主理人程瑶在青年夜校开设“茶与生活美学”创新课程;爵辰实业默默承担“暖新驿站”水电费;味多多食品店过年时为保洁员送上热腾腾的糕点;奶茶店主为孤寡老人送茶饮;智能科技公司为退伍老兵解决电动轮椅充电难题……共同织密“一处网格、多点服务”的温情网络。
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金海街道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模式,让新兴领域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合伙人”、新城建设的“主人翁”。接下来,街道将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搭建共治载体、凝聚新兴力量,为奉贤新城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样本贡献治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