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举行“深入贯彻落实黄河国家战略 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就起步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田园城市”规划建设有关情况展开介绍。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起步区在交通、生态、配套“三优先”及安居工程也形成了一批新的建设成果。
在交通建设方面,起步区加快跨河通道建设,进度较快的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进入收尾冲刺阶段,预计年内将具备通车条件,黄岗路、济洛路北延、航天大道穿黄隧道也在加速实施。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截至目前,起步区全区已有其中109条、154.4公里市政道路具备通车条件,前期谋划推进的黄河大道二期、凤凰新街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的道路工程7月份已陆续启动。
持续优化农村道路,下半年起步区拟实施“四好农村路”工程,其中涉及农村道路路面状况改善工程46.9公里,计划11月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在生态建设方面,起步区持续实施河道水系工程,当前大寺河支流一、崔寨片区簸箕刘沟等河道水系连通工程、大寺河综合治理工程等正在加速实施,加快拉开河道水系框架。
起步区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崔寨再生水厂一期项目已正式运营;示范区再生水厂完成主体施工;绿色循环产业园再生水制备一厂完成工程桩施工。
同时,起步区加快园林绿化提升,累计完成黄河大道两侧绿化提升完成约20万平方米,鹊山生态文化区正在紧锣密鼓谋划推进。
在安居工程及配套建设方面,当前,起步区城中村改造14个项目约4.6万套住宅加速建设,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2.25%。教育配套项目有序推进,其中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高中项目已完工,正在组织竣工验收;黄河体育中心项目足球场进入屋盖钢结构施工阶段,会展中心铂骊酒店、N1、S1-S6展馆陆续收尾。8月1日,起步区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正式运营,这是国内首座全要素的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充电单枪最高功率达600千瓦,实现“咖啡时间、满电出行”。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沥中 刘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