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是生活中 很常见的意外伤害, 但烫伤的病因种类繁多, 这些造成烫伤的病因, 你留意过吗? 一起来看↓ 露营灯烫伤 露营成为这两年的热门活动,出现了一些专门的露营综艺节目。让人没想到的是,节目中就有嘉宾被露营灯给烫伤的经历。 灯和灯之间,温度差了500℃以上! 露营灯根据光源类型可以分为燃气灯、燃油灯、电能灯和烛光灯等。露营灯可以照明,还有营造氛围甚至是取暖的作用,这些功能都可能会引发被灯烫伤的状况。燃气、燃油、烛光灯都有明火,通常处于600℃以上,即使有灯罩阻隔但是温度依旧很高,说明书里也有标注出相关的安全提示。特别是汽灯,不仅有烧烫伤的风险,而且还要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还有些露营灯,并不是明火,这会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其中例如使用卤素灯泡的融蜡灯。卤素灯泡是白炽灯的进阶版,属于热辐射光源,工作时温度非常高一些烫人地灯或者是景观灯,也多是因为使用了卤素灯。 因此从烫伤风险来说,建议选择电能灯中的LED灯,它的亮度高、温度低,还有防风的作用。 炎热夏季炙烤烫伤 1.路面 在高温日的路面烤肉、煎蛋,这样的话语是不是很熟悉?事实上,夏天的路面确实有烫伤的隐患,烈日下有些地区的地表温度甚至可超过70℃。在伤害监测中也有因在跌倒后长时间接触路面致全身多处烫伤的病例报告。 2.游乐设施、健身设施等 金属设施导热快,在太阳炙烤下温度极高,即便是塑料的滑滑梯也有报道在午后可达60℃。滑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公园里的雕塑、石凳,金属健身设施等等,在高温天都可能化身为隐藏杀手。因儿童的皮肤更薄,常有烫伤案例出现。 3.汽车、排气管 停在大太阳底下的车内温度有多高,相信大部分市民都深有体会。在一项实验中,环境温度38℃时,密闭车厢内的温度可以在15分钟内达到50℃。 切记,夏日高温时间段要减少户外活动,选择阴凉处,尤其是避开午后的高温时段,可以防中暑也防烫伤。 出其不意的低温烫伤 温度达到44℃时,就会有引发烫伤的可能性。冬天因长时间不当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暖宝宝等引起的低温烫伤的意外较多。但其实除了冬日,低温烫伤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 事实上,伤害住院监测中每年均有因艾灸导致低温烫伤的报告。进入伏天,不少中医养生爱好者喜欢冬病夏治,进行艾灸、拔火罐,操作不当易发生烧烫伤,如时间过长、离皮肤过近。老年人群,皮肤功能差,对低温刺激反应低,更容易发生低温烫伤。 烧烫伤急救,牢记五字口诀 冲 迅速将烫伤的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或用清洁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散去热量,减轻疼痛。 脱 小心脱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服,不可强行剥去衣物,以免弄破水泡。 泡 疼痛明显者可将伤处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水温不宜过冷),有助于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 盖 用干净的纱布或棉质布类覆盖于伤口,减少外界污染刺激,保持创口清洁,但不要涂抹任何药物。 送 程度较重的烧烫伤要及时送医救治。
编辑:李玲
资料:上海疾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