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母亲节只是五月中的一天,而母亲的爱却是岁岁年年。为了让孩子学会感恩,珍惜亲情,5月12日,江苏各地图书馆开展了母亲节主题系列活动。
金陵图书馆带领读者“撸书”,通过阅读《一个女人的故事》引导大家回忆自己的母亲。《一个女人的故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妮·埃尔诺回顾的她的母亲的一生。小时候,母亲会带着安妮去参观历史古迹和博物馆,去参观雨果家族的墓地,引导安妮追求着更高的精神生活。到了青春期,安妮认为母亲开始变得暴躁多疑,身上原本携带的“浪漫”消失殆尽,也不再是她的榜样。父亲去世后,母女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彼此都感到不适,开始在“搬回去独住、和搬回来同住”之间反复。
读者吴漾对书中这段母女同住的情节印象深刻,去年7月,女儿出生后,刚退休的母亲从老家来城里帮她带娃,也将吴漾从繁杂的家务中解放出来,“虽然不时会有些鸡毛蒜皮,但最终总会被温情化解。”书中之后的故事开始朝悲伤滑行,安妮的母亲罹患了阿茨海默病,母女磕磕绊绊地相处、催人泪下地告别让吴漾觉得很难过,她说自己会格外珍惜这段和母亲相伴的日子。
金陵图书馆馆员汪然认为,《一个女人的故事》所写的“母亲”,就似乎是一个千千万万母亲汇集的共同体。“书中一个个平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不分国籍,敲打着读者的记忆,是共有的母亲印记,也是子女们无声的共鸣。”
如果说金陵图书馆分享的《一个女人的故事》,让成年人重新梳理和母亲的关系,南京江北图书馆共读绘本《妈妈的秘密》则在孩子心田种下责任和感恩的种子。5月12日下午,在南京江北图书馆的亲子借阅室,15组家庭共读绘本《妈妈的秘密》,本书讲述了小主人公向外婆隐瞒自己的护士妈妈在武汉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一线奋战的故事,用温情的故事,引导孩子战胜恐惧,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你知道母亲节的由来吗?”“母亲之花是什么花?”……今天下午,盐城市图书馆开展的母亲节专题活动中,盐城市首批家庭教育专家王荣通过趣味问答与孩子互动,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母亲节的由来,更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关心和爱,主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随后,在延伸拓展环节,王荣带领孩子制作扎染手帕,王荣说,“母亲节是五月温暖美丽的节日,妈妈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付出了辛苦,更给予了孩子爱的呵护。这场母亲节活动,也是希望通过主题讲座和手工制作,让小朋友们学会感恩,为妈妈们送上浪漫的母亲节礼物。”
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宿迁市图书馆教孩子们编织小盆栽摆件,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钩针编织的小盆栽摆件,是一种结合了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审美的手工制品。在现场,孩子以钩针为工具,听着老师讲解锁针、短针、引拔针、长针等基础针法,以及方眼编、网眼编、祖母方块等的应用,棉线在钩针的穿引下,如魔法般变成花瓣、叶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的孙艺轩是第一次接触钩针编织,她在馆员老师的帮助下,编织了一盆多肉,非常有成就感,”每一片绿叶,都要通过加针、减针、补针,才能钩织出它的灵性。既保留了植物的形态之美,又无需繁琐的养护,放在妈妈的书房,她肯定会喜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