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汽车报 > 文章详情

媒体聚焦|中国品牌加速赴欧建厂?

转自:上海汽车报 2024-04-20 19:07:22

继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建厂后,奇瑞汽车也被曝出将在西班牙开始生产汽车,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加速赴欧建厂。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于4月14日在一场直播中透露,奇瑞控股集团在西班牙收购了一座工厂,作为公司在欧洲的落脚点。欧洲两家豪华品牌将用奇瑞平台造高端车——“某欧洲豪华品牌”要用星途星纪元的技术平台造车,有一家已接近落实签约,另一个海外品牌“也在谈”。

此前,还有报道称,意大利政府正在与奇瑞谈判,希望吸引其在当地生产汽车。除了奇瑞之外,意大利政府还和长城、比亚迪进行接洽。

第一季度,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253418辆,同比增长40.9%;累计销量达到529604辆,同比增长60.3%,远超行业增速(13.1%)。

媒体聚焦

· 出海拉动第二增长曲线

网通社:乘着出海的东风,奇瑞占尽了“先发优势”。出海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奇瑞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何谓“全球车”?简而言之,全球标准,全球适配。奇瑞多年的布局迎来开花结果,全球化战略成效开始显现。

汽车频道A:奇瑞汽车的海外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早期的出口布局。奇瑞从2001年开始向国外出口汽车,首先销往中东地区。在接下来的20年里,奇瑞年出口销量一直保持在10万至15万辆水平,2021-2023年才出现重大的变化。奇瑞早已开始在海外建立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在海外共有10个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东地区和俄罗斯等地,并计划向东南亚和欧洲扩展。

蓝鲸财经:新能源汽车时代,奇瑞靠着燃油车“三年涨三倍”。

太平洋汽车:目前,奇瑞在全球的1300万用户中,已有335万海外用户。近些年,在海外短视频中,奇瑞汽车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
 
· 为什么奇瑞汽车受老外欢迎?

汽车相对论:其实,很早以前,奇瑞就给出了答案,“工程师造车思维”收获了不少铁粉。奇瑞不仅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中亚等地区设立了包括6大研发中心在内的全球研发体系,以及16个海外KD工厂,每年还会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做上千次用户调研。有了这么多前期投入,才能持续不断地攻克技术难题,并且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获得用户的青睐。

驱动之家:尹同跃称,奇瑞的出口表现强势,主要是奇瑞汽车更开放,更创新,与海外品牌相比,市场竞争力更强。尹同跃解释道,国外车型很规矩,几年一改款都是固定的。但是,奇瑞这种中国车企更注重效率,在车型推新、创新技术上车、高配置下放等方面全面领先海外品牌。
 
· 出海“四小龙”战队成形

霞光社:尽管新势力车企近年来发展得如火如荼,势头迅猛,但在出海大战中,依旧未能撼动老牌车企的根基。2023年,汽车出海“四小龙”上汽、奇瑞、长城和比亚迪共计出口逾270万辆,占比超全国汽车出口总量的50%。展望未来,“四小龙”都提及了将继续秉持出海战略,进一步深化海外布局。无一例外,中国汽车“四小龙”的出海战略已逐渐从初期的卖产品,走向如今的全产业生态输出。

车市观察:第一季度,奇瑞集团出口占比下降至47.8%,增速也放缓至40%,去年是翻一番。各大车企抢占海外市场后,奇瑞集团出口势必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今年的出口形势可能不太乐观。比亚迪第一季度出口量不到10万辆,但是增速明显高于奇瑞。吉利汽车第一季度出口量为8.7万辆,同比增速达到了66%。除了出口放缓外,奇瑞集团还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高端品牌乏力。

21世纪经济报道: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汽车“出海”过程中,欧洲市场一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一方面,欧盟委员会已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登陆欧洲难度增大;同时,准入门槛较高,包括注册流程、劳工待遇等条件苛刻,车企在当地建厂难度增大。另一方面,欧洲作为汽车发源地,当地消费者对大众等德国传统汽车品牌认可度较高,中国品牌汽车在品牌力上仍与当地品牌具有一定的差距,如尹同跃所说,“海外消费者对国产汽车没有鲜明的品牌认知。”登陆欧洲市场后,如何塑造全球认可的品牌价值,仍是挑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