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交汇点评|化解“卧铺挂帘”争议,制度化的回应和人情味的呼应皆不可少

转自:交汇点 2024-04-20 09:12:20

近日,一段“老人吐槽年轻人卧铺挂帘子不让坐”的短视频引发网民热议。画面显示,在一趟列车上,两个相对的卧铺下铺都挂上了帘子,画外音中一位阿姨一边吐槽此行为,一边呼吁大家评评理。而帘子里的年轻人则低头坐着,并未理会指责。

火车下铺该不该让别人坐,一时之间成了舆论争议的话题。有观点认为阿姨此举实有道德绑架之嫌,实打实加钱买来的下铺,让坐或不让坐都无可厚非。同时也有网友表示,现如今一些乘客冷漠、拒绝的态度未免显得过于不近人情。

的确,在动车还未普及的年代,坐火车卧铺出行是很多人的选择,上铺坐在下铺休息,也似乎成了乘客之间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但默认的规则并不意味着全然合理,这种既往默契的打破,彰显的是当下,乘客们个人权利意识和隐私意识的增强,以及他们对于出行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年轻人围起床帘,就是试图在喧嚣的车厢之中,为自己营造出一个静谧且私密的休息空间。

面对争议,中国铁路12306客服曾回应,乘客在购买车票后,相应位置使用权仅限购票乘客,也并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围挡。还有律师表示,下铺乘客购买的就是下铺的使用权。这意味着,下铺乘客完全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与他人“共享”,视频中年轻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或可看作是使用权的正常延伸。

但一味地站在年轻人的立场上回击老人,也是失之偏颇的。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车本身就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这决定了其无法完全满足差异巨大的个体需求。同时,法律条文也无法覆盖千变万化的现实情况。对于乘客而言,下铺属于有限资源,且火车的空间设置在客观上本就难以准确划分不同乘客的使用权边界。

在乘客的合理需求以及有限资源的客观矛盾面前,平衡好各方利益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铁路部门也可以在制度设计方面多一些“巧思”。比如,做好提前告知,普及铺位使用权,通过明确的规则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争执。还可实行更灵活和多元化的选位机制,在铺位安排方面,购票系统要自动向老年人等群体倾斜。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给老年人优先安排下铺,对此,各相关单位也应该坚决落实。

此外,还需要我们做好道德提倡。其实,尊重老人、帮助老人的美德与尊重隐私并不完全冲突,作为下铺乘客,可以在必要时与人方便。而其他乘客也应该清楚,下铺乘客的谦让是情分而不是本分,可以友善沟通,而不应该道德绑架。不仅如此,哪怕别人同意坐了,也要有分寸,掌握好时间,不要影响他人的正常休息。要知道,解决问题,从来不是谁吵赢了谁,而是体谅彼此的难处,共同让步。一个和谐的社会,也离不开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这场围绕“卧铺挂帘”的争议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的大发展,化解法与情两难的问题,需要制度化的回应,也需要人情味的呼应。同处公共空间,满足个体需求的时候,也要考虑他人感受。长途跋涉,无论何人皆感疲惫;出门在外,莫让小小床帘阻隔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

(张洁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