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消保委 > 文章详情

别乱用!很多司机跑高速时爱用的这个功能,已有多人被坑……

转自:上海市消保委 2024-04-14 09:52:18

让疾驰的车辆
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
驾驶员则自顾自在车内打瞌睡
这样的车,你敢坐吗?


近年来
智能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其中“自动驾驶”成为不少新能源车标配
殊不知某些商家口中的
“自动驾驶”实际上多为辅助驾驶
使用时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驾驶强度
但绝不能代替驾驶员
尤其是突发情况处置时

近期
多地高速公路上不断发生类似事故
均是驾驶员认知出现偏差
以为开启“自动驾驶”后就不用自己驾驶了
甚至还睡起了大觉
结果就悲剧了

对此
宁波交警提醒广大驾驶员
要对目前智能汽车的辅助驾驶概念有清晰认识
驾车时还是要以人控为主
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 今年1月3日发生在宁波高速上的事故,与“自动驾驶”有关。本文图片由宁波交警提供


“自动驾驶”突然掉链子

坑出事故


“前几天碰到个事,现在想起来真吓死了,‘自动驾驶’功能果然不能乱用。”最近,市民王先生开车回老家扫墓。为了省力,他在高速上开了“自动驾驶”功能。因为路况较好,开着开着他就注意力分散了。再加上最近工作有点累,不知不觉中他犯困闭上了眼……

突然,王先生感到身上一疼,瞬间清醒过来,然后就发现坐在副驾驶室的妻子一边拍打他的胳膊,一边大喊:“快醒醒,快醒醒,车停下来了……”原来,他的手松开了方向盘,车辆也在降速。“还好被及时叫醒了,不然在高速公路上停车,太危险了。当时后面紧跟着的车不少啊。”王先生说,这事虽然已过去了,但他仍心有余悸。

△ “自动驾驶”未发现前方警示筒,将其压在了车下


要说被“自动驾驶”坑的事

最近一段时间还真不少



仅以宁波为例,2月17日晚上,在宁波绕城高速上,一辆轿车碰撞了事故现场后方封闭用的隔离示警锥,然后因为底部卡了“异物”动弹不得了。事后,高速交警了解到,驾驶员当时开启了“自动驾驶”,当他发现前方因事故封道时,已来不及人工干预了,然后就出现了上述情况。

还有今年1月3日下午,在沈海高速上,有车辆撞了护栏。高速交警赶到现场时,驾驶员仍心有余悸。驾驶员称来宁波出差,上了高速后就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半途不知怎么回事,系统意外退出了,她也因未及时作出反应,导致车辆撞了。

“这些案例多是驾驶员过于依赖所谓的‘自动驾驶’,行车时手离开了方向盘并且注意力不集中。遇到突发状况时,他们来不及处置,结果引发险情。”宁波高速交警相关负责人说。

△ “自动驾驶”出了事故,车辆尾部受伤


多为辅助驾驶功能

暂不能代替人工


“现在大家口头上常说的‘自动驾驶’,实际应用的多是‘自动辅助驾驶’或者‘辅助驾驶’。大概在2020年时,L2级的ADAS功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大规模普及,越来越多的智能汽车装备搭载这项技术。”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各种夸大的宣传也是从那开始涌现的。甚至某些车企、商家为了“生意”在有意无意地模糊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的概念。

正是在这种宣传攻势下,不少购车者被忽悠了,并且在短暂体验过“辅助驾驶”后,放松了警惕。事实上,目前汽车“辅助驾驶”远没有达到驾驶员可以松开方向盘的程度。

误将“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稍有不慎就会付出“血的代价”——2022年8月,宁波机场高架南延段,一辆开启“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的人员发生碰撞,致一人死亡和两车损坏。

△ 资料图:2022年8月,宁波机场高架南延段的那起事故

宁波交警事故对策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从事故角度分析,在多起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引发的交通事故中,不少车辆出现了在行驶中遇静止物体刹车不及时或是并未刹车而发生碰撞的情况。

“使用‘辅助驾驶’来进行‘无人驾驶’,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另外,因为是‘无人驾驶’,在事故责任认定上易出现‘别扭’——驾驶员称自己没有实际驾驶行为。”

可喜的是
事故责任认定的“困惑”
目前得到了厘清

去年11月17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明确了“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判定:车辆在“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未激活状态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现行规定承担责任。

本文来源:文汇报

阅读
推荐
事发上海?男子高架车流中贴地飞速滑行,快过汽车!警方回应

致12车烧毁,上海一电瓶车车主被拘留!又一住宅凌晨起火,浓烟直窜十几楼,居民被呛醒…
上海知名超市被曝卖假货?警方已立案!
小米深夜连发三文怒怼,知名车企凌晨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