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疾控 > 文章详情

睡了多久很重要,多久睡着也很重要

转自:上海疾控 2024-03-20 17:13:29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很困,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还会浮现各种情形,甚至越来越精神。睡着多久固然重要,多久睡着也很重要。

省流版

成人入睡潜伏期为30分钟,儿童为2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睡不着就得注意了。为了睡个好觉,可以这样做:

1. 安排适当的睡前程序,如调暗灯光。

2. 睡前3小时应尽量少吃喝或者不吃喝。尤其不要喝咖啡或浓茶。

3. 尽量避免在睡前30-60分钟内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或在睡前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

4. 睡眠环境需黑暗、安静、清爽,温度18-25℃为宜。

较短的睡眠潜伏期是健康睡眠的标志

在医学上,描述入睡时间的专用术语是睡眠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指的是从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到实际进入梦乡所经历的时间。较短的睡眠潜伏期是健康睡眠的标志,表明大脑和躯体可以平稳地从清醒状态过渡至睡眠状态。

成人和儿童的入睡困难判断标准不一样

如果入睡潜伏期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就叫做入睡困难。很多因素都会引起睡眠潜伏期增加,如睡前玩手机、吃东西、做剧烈运动,睡前喝浓茶或咖啡,睡眠环境嘈杂或睡觉环境变换,学习工作压力太大等。

成人的入睡潜伏期大于30分钟就可判定为入睡困难,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睡眠潜伏期保持在10到20分钟是正常的,超过20分钟可能与失眠或者其他的睡眠障碍有关,如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需要家长密切关注。

入睡困难不利于健康

入睡困难会缩短实际睡眠时间,降低睡眠质量,让人白天哈欠不断、精神萎靡,影响认知能力,降低学习、工作效率。此外,它还可能导致体重增长,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减少刺激对良好睡眠很重要

(1)不规律的作息会打断睡眠节律,应安排适宜的睡前程序,如按时洗漱、调节灯光为暖灯、提前关闭电子设备、大脑适当放空等。

(2)睡前3小时应尽量少吃喝或者不吃喝,尤其不要喝咖啡或浓茶。

(3)尽量避免在睡前30-60分钟内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或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

(4)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睡眠环境,保持黑暗、安静、清爽,温度18-25℃为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0岁~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WS/T 579—2017[S]. 2017: 2.

[2] 许志飞, 杨琴, 江帆, 等. 中国儿童睡眠健康百问百答[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3, 38(3): 169-191.

供 稿: 孙力菁  周欣怡

编 辑:李欣宇

审 稿:罗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