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怦怦”乱跳
atrial fibrillation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心脏是唯一一个我们人体片刻不可以休息的器官,这个拳头大小的“强力泵”,仅一天的时间,就要跳动10万次左右。心脏是个像个拳头大小的椭圆体,心脏表面错落有致布满血管,通过心脏的舒缩,经血管泵出含氧血液到全身主要器官。
心律失常,其实就是突发的不规则跳动。
通俗点说,心律失常就是这个心脏传导系统在传导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异常活动(节律异常),如传的太快、太慢、传导的路走错了,不该产生传导的部位也发生传导了等。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两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早搏和房颤。
心律失常:早搏
早搏又叫做“期前收缩”
包含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在规则跳动(每次心跳的间隔时间基本相等)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提前的跳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
早搏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有的人感觉心慌,有些人觉得心脏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有的人觉得心脏停漏了一拍,还有的好像坐电梯的落空感等。
大多数早搏:
90%的健康人会出现早搏,或心脏没有问题的人出现早搏多与吸烟、饮酒、大量咖啡因摄入及缺乏睡眠、精神紧张和疲劳有关,很多人的早搏与心理因素有关,如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这些早搏的治疗方法就是去除引起早搏的诱因。
房性早搏:频发房早可能影响心房机械活动造成心房扩大(心房纤维化)发展成房颤。
室性早搏:频发室早,需及时排查是否心脏存在结构性病变,避免导致心绞痛及心力衰竭发生。
处理:通常需要先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认其类型和严重程度,还可以考虑做心脏超声,看是否有明确的结构性病变。主要目的就是要弄清楚早搏的原因,看看到底有没有心脏病,比如冠心病、瓣膜病、心衰、心肌病等,这些病都会引起早搏。
心脏地震:心房颤动
如果说早搏是突发的心律失常,那么接下来,我们所说的房颤就是持续性的心律失常了。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作时,心房有效的一致性收缩被心房不规则乱颤取代,房颤时节律异常快且不规则。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的最大特点:
无声无息在你的体内添“堵”
房颤发作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随着血流的流向,导致各器官动脉栓塞,最常见的是脑动脉栓塞,导致中风、偏瘫;堵塞下肢动脉导致下肢缺血坏死;堵塞肾动脉导致肾梗死;心脏血管堵塞导致心肌梗塞,所以房颤的栓塞并发症很危险。
房颤的危害:
所以房颤如果不及时防治,很容易带来脑卒中引起偏瘫、心脏长大导致心衰、冠状动脉栓塞导致心肌梗死、早老性痴呆等危并发症。房颤一般不会夺人性命,但因该病引发的脑卒中、心衰,心肌梗死等却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无愧“无声杀手”之称。
房颤症状:
1.心悸
感到心慌、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
2.眩晕
头晕眼花或者昏倒;
3.心前区不适
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
4.气短
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
5.无症状
此外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诊断心电图十分重要。
如何确诊房颤:
房颤的确诊主要来自于心电图诊断,包括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等。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诊断房颤的重要手段:连续不断地监测人体24小时心电变化。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直接判断房颤的类型及心室率快慢、房颤长间歇及转复后出现长间歇。有些患者在家或来医院前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但到了医院就诊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及时捕捉阵发性房颤情况出现。
房颤的治疗:
药物治疗:
无法根治,只能减少发作。
消融术包含:
射频消融、
冷冻球囊消融
安全性好,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适合阵发性心房颤动,不适合持续性心房颤动,恢复快,术后3天左右即可出院,目前较为适用的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
适宜合并心脏瓣膜病变的房颤患者,成功率高但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
电复律:
无创伤,费用较低,无法根治。
射
频
消
融
导
管
介
入
【END】
撰文:朱酉琦
审稿:季旻晔、何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