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疾控 > 文章详情

灰蒙蒙的雾霾天,如何突破十面“霾”伏?

转自:上海疾控 2024-02-27 16:01:45

冬季,雾霾多见。灰蒙蒙的天,不仅让人看不清楚,更重要的是对健康有危害。

省流版

1. 雾和霾,在组成成分、水汽、粒子尺度、厚度和颜色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2. 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情绪低落、意志减退等情绪问题,损害免疫系统,增加感染性疾病、肺癌、乳腺癌等患病风险。

3. 可通过早晚不开窗、减少户外活动、不在户外晨练、外出戴口罩、进屋及时清洁脸和手、合理清淡饮食、使用空气净化器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来降低雾霾对人体的损害。

相似的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现象

虽说雾和霾大多时候同时存在,且两者都属于气溶胶,但雾和霾却有着本质区别。雾是指近地面悬浮的水汽凝结现象,主要由微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水平能见度小于1km。霾/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悬浮在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是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健康损害最为严重。

雾霾可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1

引发呼吸道疾病

雾霾发生时,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气溶胶粒子,尤其是PM2.5进入肺部将减弱机体的肺通气功能,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气管炎等。此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喉咙痛、气喘等。

2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雾霾天气可导致空气中含氧量降低,使人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长期暴露于PM2.5含量高的环境中,可使人的血液黏稠度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局部缺血和血栓,尤其会增加老年人在雾霾天发生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导致情绪问题

雾霾天气阳光光线较弱,此时人体中对光线敏感的松果体会变得活跃,分泌出较多的褪黑激素,同时人体的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人体神经细胞变得不活跃。因此,长期处于雾霾环境中的人群,容易情绪低落、意志减退、无精打采,可能诱发心理方面的疾病。

4

损害免疫系统,易患感染性疾病

雾霾天高浓度的PM2.5,可能会改变Th1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影响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另外,有动物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PM2.5可降低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因此,长期暴露于雾霾,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将受到损害,对危险因素的抵抗能力降低。此外,雾霾天气阳光无法到达地表或者光线很弱,地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

5

增加癌症风险

雾霾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颗粒物(PM10,PM2.5),吸附多种致癌成分,如多环芳烃类以及铬、镍等重金属。长期暴露在雾霾天气中会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如肺癌、乳腺癌等。

雾霾天里,做到这七点

1.早晚不开窗

雾霾天早晚不宜开窗通风,可等太阳出来后再开窗换气。

2.户外少活动、不晨练

雾霾天应减少户外时间,外出时遵循“短暂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原则。同时,雾霾天不宜在户外晨练,可改为室内锻炼,八段锦、瑜伽和跑步机等运动。

3.外出戴口罩

雾霾天出门时请戴好口罩,口罩可有效阻隔雾霾中的污染物直接接触口鼻。选购口罩时,建议选择符合国家标准(GB/T 32610-2016,GB 2626-2019)或国际标准(美国NIOSH 42CFR(part84)、欧盟EN149)的口罩,例如N95口罩。儿童、老人、孕妇及心肺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可佩戴配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

更多阅读:☞ 这样戴口罩没用,有人还在这样做!

4.进屋后及时清洁脸、手

在室外逗留回到室内后,及时清洗面部和双手,清除可能附在皮肤表面的污染颗粒。

5.合理清淡饮食

少吃刺激辛辣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多吃梨、橙子、百合、黑木耳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可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

6.使用空气净化器

雾霾不仅存在于室外,即使关闭门窗,无孔不入的雾霾也会溜进室内。空气净化器,不仅可以去除室内的有害颗粒物,对气态污染物、微生物等也有一定去除能力。选购时,关注洁净空气量(CADR)和累积净化量(CCM)指标。

7.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态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抗雾霾对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卫霞, 刘晓霞, 王奇志, 等. 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防护[J]. 职业与健康, 2016, 23: 3309-3312.

[2]徐可嘉. 浅析雾霾的健康效益及防护措施[J]. 当代化工研究, 2018, 08: 53-55.

[3] 潘铭. 浅谈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3, 05: 65-66.

[4] 柴竞, 彭草. 雾霾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81: 128-129.

供 稿:王    朵

编 辑:陈响响

审 稿:张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