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今早崇明人车上的“冰甲”,是如何形成的?

转自:上海崇明 2024-02-23 17:33:30

近期,受较强冷空气影响,

本区气温持续下降,

多地出现降雪、降雨天气。

今天(2月23日)早上,

有不少车主反映,

车在外停了一晚,

第二天车子仿若披上了“冰甲”。

路面上也结了一层似雪的冰层,

仔细一看表面上满是透明的冰珠。

有市民问,

这是不是冻雨或是霰(xiàn)呢?

记者向区气象部门寻求答案。

记者从区气象局获悉,

昨天白天崇明阴有小雨,

通过人工观测,

夜里崇明部分地区有雨夹雪的过程,

而半夜的最低温度更是达了到-0.5℃。

固态降水之后温度迅速下降,

以至于造成急冻的现象。

因此,今天早上才会出现地面、车辆冰冻的情况。

区气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是否为霰或是冻雨需要综合考虑,

按照昨天的观测基本可以排除这两种可能性。

那么如何区分霰、雪、雹、冻雨呢?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特性辨别

雪主要是水蒸气未经过液态阶段直接变成冰而形成。这个过程被称为凝华。大多数人看到的雪花不是单独的雪晶,而是许多雪晶相互粘附或以其他方式附着的凝聚体或集合。

雪花

霰是一种柔软的小颗粒,由过冷的水滴(温度低于0℃)冻结在雪晶上时形成,这个过程称为结晶。如果结晶强烈,结晶的雪晶可以长到比较大,但直径不会超过0.5厘米。霰也被称为雪丸或软雹,因为霰的颗粒特别脆弱,通常会在我们用手拿时分解。

“冻雨”是指液态的雨滴降落在地面或物体上迅速凝结冰冻的天气现象。通常形成“冻雨”时,大气由上而下垂直方向气温存在“冷-暖-冷”的结构。在高空由于气温较低,水汽凝结形成冰晶或雪晶,或以过冷水滴形式存在。下降过程中经过相对暖的空气层,冰晶雪晶融化成液态。继续下落过程中由于低空物体或地面气温在0℃以下,雨滴或过冷水滴瞬间凝结成冰,形成冻雨。

冻雨

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常出现在春夏两季,它是由于冷暖空气的强烈交汇,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使得雹胚在对流云中反复增长,最终受到重力作用降落到地面,所以它的个头很大,破坏性也最强。

冰雹

温馨提示

在雨雪低温天气下,“爱车”结了一层“冰甲”,很多车主为车身上的薄冰感到头疼。用空调热风来除冰太费时,有心急的车主会用暴力除冰或是直接浇热水,但是车玻璃在低温的情况下,一旦遇热水就会急剧升温引起热膨胀,极可能导致有瑕疵的玻璃破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正确做法应该是在车内开启暖风,设置吹前风挡玻璃模式,开启后挡风玻璃加热功能,并用温水擦拭结冰处,几分钟之后冰雪就会融化。

今天阴有时有小雨,局部地区有短时冰粒或小雨夹雪。雨雪天气,道路湿滑,会对交通出行产生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做好应对措施,也请广大市民谨慎驾车,保持车距,注意减速慢行。‍‍

记者:杨祎晨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锦源

责编:李琳、陈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