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这场群众文艺盛宴上,有人心潮澎湃,有人泪流满面……

转自:上海嘉定 2023-12-15 16:38:46

大地情深,踏歌而行;群星璀璨,光耀申城。昨天(12月14日)晚上,“大地情深”——京、津、沪、渝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上海地区巡演(嘉定专场)活动在嘉定区文化馆秀舞台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直辖市的优秀群文作品集结绽放,为观众献上一场群文盛宴。
群众文艺作品集结绽放

口琴重奏《爱上这座城》将爵士乐与民歌有机结合,不仅用“半音阶口琴”“和弦口琴”“低音口琴”等口琴样式创新组合,还把《茉莉花》的经典旋律巧妙融入其中,整体风格清新雅致又不失时尚韵味。

“中国第一家口琴厂诞生在上海。小小的口琴是许多上海人接触的第一件乐器,陪伴这座城市的人们成长。”口琴重奏《爱上这座城》作曲孙彬彬表示,希望通过节目让更多人学习口琴演奏、了解上海历史。

“必须下降高度,保持平衡。说干就干,刘传健不怠慢,手动操作下云天。8000米、7000米……不好,雪山!”四川评书《英雄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刘传健的传奇故事。

扣人心弦的故事、声情并茂的表演,为观众重现了事发时的惊心动魄。“评书故事需要与时俱进。在尊重真实性的基础上,我们把传统曲艺和英雄故事结合起来,运用四川评书‘雷棚’的表演手法,让大家感受重庆籍机长危难之际的英雄本色。”四川评书《英雄机长》主演代浩表示。

“你记得我,我就活着……”作为当天巡演活动的最后一个节目,小品《我记得你,你就活着》描述了从解放战争中穿越而来的小战士发现自己即将阵亡,却毅然回到战场的故事,体现了对先烈的追怀、致敬,以及对和平的珍惜。

“红色题材一直是我想创作的。”编剧刘晓耕表示,一位跨越时空的小战士和当今的年轻人相遇,凸显了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也融合了烈士的远眺和今人的回望,希望让人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一次演出结束时,有一位小观众向舞台认真敬了个礼,妈妈及时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让我们十分感动,体现了作品的社会价值。如果能够通过文艺作品影响人、打动人,我们觉得没有白做。”

推动区域间群众文艺作品交流

这场充满京韵、津味、海派、渝调的文化盛宴展现了四个城市的独特文化底蕴,浓浓的“时代性”“地域性”“烟火气”“人情味”,集中呈现了四个城市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最新成果。

群舞《拔河赋》通过鼓与人、人与绳的多种变化,生动展现了唐代千人拔河的盛大场面;男声表演唱《弯弯号》高亢又婉转,民族风情浓郁;舞蹈《两室一厅》借用空间的概念,构建起了关于“家”的故事;相声《瘦身传奇》以演员自身身材特点,讲述了从小到大的经历;男女声四重唱《海棠如期 等你相遇》展现天津这座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传统与时尚携手同行的城市特有的风采;舞蹈《水韵妫川》将“妫水”文化与旱船文化融合,呈现妫水河畔人们繁衍生息的生动画面……随着灯光一次次点亮,掌声此起彼伏,观众沉浸式感受到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的魅力。

“我最喜欢最后的小品,剧本精彩,演员演得也投入,让人很感动,眼泪哗哗流。”观众陈妙峰大呼过瘾。

“万里长空遭巨险,百人生命得平安。”观众刘女士说,她看完这个节目心潮澎湃,至今记得台词,“很过瘾!我个人最喜欢《英雄机长》。”

据悉,“大地情深”——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是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品牌活动,每三年一届,集中展示以群星奖获奖作品为代表的优秀群众文艺发展成果。巡演自2022年12月在四川达州启动以来,分区域分阶段在全国持续开展。各省区市以“大地情深”为品牌,组织开展本地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浙江、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宁夏分别组织区域示范性巡演,推动区域间群众文艺作品交流展演。

今晚(12月15日),“大地情深”——京、津、沪、渝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上海地区巡演活动将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星舞台继续上演,感兴趣的市民不妨前去欣赏。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出席活动。
撰稿:杨育杰
摄像:汪舰(见习)
编辑:卓明霞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