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多来几顿”
随着气温的降低
热腾腾的火锅愈发受到人们的喜爱
火锅可容纳万物,万物皆可涮
作为冬日的必吃美食之一,火锅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因食材投料入沸水时会发出的“咕咚”声,火锅又有“古董羹”之名,部分地区也称其为“涮锅”“锅子”。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火锅主要是指以锅为器具经加热以水或汤来烹煮食物的方式。这也是现今多数火锅起源的推断依据。
图:国家公共文化云
关于火锅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起源于三国或者魏文帝时代,因那时已出现“铜鼎”。而另外一种是起源于东汉,因其考古出土的文物中有火锅器皿“斗”。西汉时期海昏侯墓铜火锅的出现,将中国火锅的历史再向前推进了200年。
现如今的火锅种类、菜色越来越丰富多元,也形成了诸多极具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火锅类别,展现着地方饮食习惯与人文风俗。
北派火锅,是以老北京火锅、东北白肉火锅为代表的“肉食爱好者”火锅,食材以牛羊肉为主。北派的食物亦如北方给人的印象一般,豪爽、随性又随心。
川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主要食材涵盖毛肚、鸭肠、鸭血等地方特色,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好评。四川潮湿,辣椒可以预防风湿,延续下来便形成一种饮食文化。
粤式火锅,讲究汤底和配料,注重食物的本味,以潮汕牛肉火锅、粤式打边炉、粥底火锅等为代表。广东地理位置临海,漫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海鲜,赐予广东人天然的美味。
除了以上火锅外,中国火锅还出现了十分特色的火锅种类,如现下大热的椰子鸡火锅、螺蛳粉火锅、奶茶火锅、咖喱火锅、什锦暖锅……
火锅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美食之一。但由于火锅对人体的胃肠道刺激较大,有些人吃了火锅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及咽喉肿痛等不适症状,甚至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近日,新华网发起了#吃火锅有哪些保护肠胃的小技巧#的话题,并发布了科普小视频,建议吃火锅时做到生熟有别、合理搭配、鲜辣有度。
火锅生熟“一锅烫”,极易引起肠胃感染等疾病。这是由于一些寄生在肉类中的细菌或寄生虫通常还未被杀死就直接进入人体的消化道。因此,建议大家要生熟有序,涮品要在滚烫的热汤中煮熟煮透。
从火锅中捞出的菜肴温度很高,一不小心就会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再加上有些人会趁势喝上一大杯冰镇啤酒或冰冻饮料。一冷一热,很容易造成胃部消化不良,引发腹痛腹泻等。因此,建议不要吃太烫的食物且尽量少食用冰冻饮料;佐餐可选择蔬菜汁、果汁等,能起到刺激胃肠道分泌,帮助消化的作用。
过度吃辣容易导致消化道疾病,建议大家尽量少食用过度的调味料,特别是有呼吸道疾病和肠胃道疾病的人群,宜选择清淡的佐料。同时吃火锅时需注意控制就餐时间,不宜连续长时间进食。
可能你还想看
▶静安区2023年微型消防站执勤岗位练兵比武竞赛火热开展!让我们一睹为快→ |
▶上海人迷惑:昨日霜降,今日仍26℃……到底啥时候降温? |
▶中外资管“巨头”纷至沓来!静安拿出真招实招打造国际财富管理高地 |
▶人间烟火气丨寻觅静安那些宝藏早餐店,有你记忆中的味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