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普陀 > 文章详情

这3种油比猪油更不健康,但你可能经常吃……

转自:上海普陀 2023-09-07 10:04:19

猪油,是中国厨房里最受宠爱的油脂之一。一碗朴素的白米饭,加上猪油一拌,更是让人唇齿留香,是无数人忘不掉的记忆中家的味道。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猪油逐渐被人们摒弃了,大家都说它是“心血管杀手”,还会致癌,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看到猪油就唯恐避之不及。

但猪油真有那么不堪吗?其实未必!

猪油是心血管“杀手”、会致癌?

①猪油是心血管“杀手”?不准确

猪油饱和脂肪含量很高,约有41%,热量也很高,过多食用确实会升高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称得上是心血管“杀手”。

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比如:吸烟、酗酒、肥胖、高盐高糖饮食等,不能单一地认为心血管疾病就是爱吃猪油导致的。

更何况,猪油中也含有约47.5%的单不饱和脂肪酸、11.5%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两者对调节血脂水平、辅助预防心血管疾病都是有益的。

但若是已确诊心脑血管疾病,最好还是少吃猪油及其制作的类食物,例如玫瑰饼、猪油粽、八宝饭、青团、莲蓉酥、酥油饼等。

②猪油致癌?关键看你怎么熬

生活中也经常能听到“猪油致癌”的说法,其实这主要与熬制方法相关。

如果直接把猪肉倒锅里,长时间大火熬制,很容易焦糊,猪油不仅会发黄、发苦,还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长期食用这样的猪油,的确会增加癌症风险。

【猪油的正确熬制方法】锅中加入小半碗清水,再放入切小块的猪油,大火将水烧开后立马转小火,待猪油块体积变小,颜色从白色变成微黄色即可。

与猪油相比,这3种油可能更不健康

只要合理、适当,猪油也可以吃得很健康。而与猪油相比,下面这3种油才是真正的“健康杀手”,日常一定要提高警惕。

①反复油炸油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就是炸完食物之后,会用剩下来的油继续炸东西,或是炒菜等。

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致癌物,长期食用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此外,食用油反复使用还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它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概率。

②酸败油

食用油如果储存不当,就容易氧化酸败。比如油壶不清洗就直接倒入新油,残留的大量油垢也会“污染”新油,加快新油酸败速度。

已经酸败的食用油会出现“哈喇味”,若闻到此类气味,则不宜继续食用,否则可能直接引起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拉肚子等症状。

而且酸败的油经加热容易生成一种叫环氧丙醛的致癌物质,威胁人体健康。

【食用油这样储存,酸败风险更低】

①大桶的油最好装入深色玻璃或者陶瓷材质的小油壶中分批使用(油壶需每个月清洗一次),当然,直接购买小瓶装的油更方便。

②将油桶、油壶的盖子盖紧,避免里面的油和外面的空气接触;同时要放置在远离灶台、阳光的地方。

③桶装油中可以放一粒维生素E软胶囊或加点丁香、桂皮等物质,能减缓氧化速度,减少醛酮等有害物质的生成。

③自榨油

很多老一辈的人可能更喜欢自榨油,觉得它绿色、实惠。但如果自榨油的小作坊设备老旧,卫生环境差,可能难以保证食品安全。

而且自榨油会省掉提炼的步骤,容易导致某些物质超标。比如:平时超市里购买的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不足3%,而一些自榨油中的芥酸含量在20~60%。而长期服用高含量的芥酸,会使血管壁变厚,不利于血液循环,危害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