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和长崎的街道上遍布黑色人影,这可不是普通的阴影。
核裂变的能量
原子爆炸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源于核裂变。根据非营利组织原子遗产基金会(Atomic Heritage Foundation,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说法,当中子轰击重原子(如同位素铀-235或钚-239)的原子核时,就会发生核裂变(注: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有不同中子数量的同种元素)。在撞击过程中,元素的原子核破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最初的碰撞会引发链式反应,直到所有原料耗尽。
美国新泽西州斯蒂文斯理工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科技研究助理教授亚历克斯·韦勒斯坦(Alex Wellerstein)说:“链式反应以指数增长的方式发生,持续一毫秒左右。在反应结束前,大约会分裂出10^24个原子。"
1945年使用的原子弹以铀-235和钚-239为燃料,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波长极短的伽马辐射。
能量以不同波长的光子形式传播,包括长波(如无线电波)和短波(如X射线和伽马射线)。介于长波和短波之间的是可见光,其中包含会被肉眼感知为颜色的能量。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与长波能量不同,伽马辐射对人体具有破坏性。因为它能穿过衣服和皮肤,造成电离或电子损失,从而损伤人体组织和DNA。
据Real Clear Science网站报道,原子弹释放的伽马射线还能以热能的形式传播,温度可达5,538°C。当这些能量击中自行车或人等物体时,能量被吸收,因而保护了路径上后面的物体,并在此阴影区域外产生漂白的效果。
哈特肖恩告诉Live Science网站,事实上,爆炸最初可能导致了许多阴影产生,“但大部分的阴影又会被随后的冲击波和热量摧毁。”
“胖子”和“小男孩”
1945年8月6日,一枚绰号“小男孩”的原子弹在日本第七大城市——广岛的上空580米处爆炸。世界核协会称,这次爆炸产生了相当于14,500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热能脉冲波及了整座城市,将13平方公里的区域夷为平地。广岛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当即死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于辐射中毒和癌症。
爆炸三天后,美国又在长崎引爆了“胖子”原子弹。这颗钚-239原子弹释放了相当于19,000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在长崎导致了类似的破坏和死亡。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并于当年9月2日签署正式宣言,结束了太平洋战争的战争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
如需转载请联系 newmedia@huanqiuke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