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30多年前,我去了上海话里的白茅岭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袁念琪 2024-04-26 07:50
摘要:上海人词汇里的“白茅岭”多隐喻监狱

白茅岭在皖南宣城、郎溪、广德交界地,距上海270多公里;1986年的一天,我们那辆挂着白底牌照的面包车从上海驶入白茅岭地界。

上海人词汇里的“白茅岭”多隐喻监狱。说“某人在白茅岭”,暗指坐牢吃官司;说“某人白茅岭下来的”,则意指刑满释放。只因那里是上海市白茅岭监狱,又称“白茅岭农场”。前身为1956年上海市民政局建的“上海市皖南白茅岭农场”,两年后归市公安局,改“上海市地方国营白茅岭农场”,来白茅岭的人员发生第一次变化:从无业游民转成劳教人员。1966年建劳改队,入场人员第二次变化,多了劳改犯,1974年改称“上海市白茅岭农场”,4月编为上海市第二劳动改造管教总队。1995年按《监狱法》各劳改队称“监狱”,并以所在地名命名,遂为“上海市白茅岭监狱”。

我们一行5人:武警上海总队宣传处方处长,总队录像组赵干事、陈干事和驾驶员小杨,地方同志就我一个。占地40多平方公里的白茅岭农场,并不在山岭上而处于丘陵,这里有山,最高海拔292米。这里讲的是上海话。若不是四周青青山峦,仿佛置身上海市郊农场。

赵干事指着山坡上采茶和街上行走的人说:“这里头有不少劳改犯。”我不免有些不自在,方处长为我宽心道:“要是有,也是一些刑满后在场工作的。”

听场管教科史科长说,一天接到报告,公路有一男性光头独行,顷刻间,全场各劳改、劳教大队清点人数,结果一个不少。时至今日,街上光头随处可见,对这上海人叫“一千支光”的光头,人们心态已变。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犯人,管教干部却在这扎根一辈子。老管教干部几乎都来自上海,他们的子女不少接班穿上警服。他们虽生于斯长于斯,却一口纯正上海话。十多年后,我所在部门来了个女孩,白茅岭管教干部的后代“管二代”。

驻这武警部队多为安徽兵,也有上海人。中队长老蔡是河南人,他带的队伍被评为上海第一批“市文明单位”。那天我与他聊到山梁上月亮高升。人家船儿桨成双,他家南北一支桨。老蔡的妻子在老家,妻子一人照顾公公及两女,教书,还要种4亩承包田。老蔡想转业未批,部队和白茅岭需要他。

武警部队主要任务是看押犯人,分野外和监房看押。除去新疆、青海的部分犯人,大部分沪籍犯人在此服刑,那时有5000多。一日清晨,我们去拍野外看押。管教干部带犯人走出监狱大门。老犯人穿蓝布囚服,穿黑囚服是新来的;左胸有长方形白卡,上有编号。犯人见了方处长的摄像机嘀咕着,听到最多的词是“上海来的”“上海”……

犯人在打谷场干活。武警战士设了警戒线,警戒范围方圆200米。警戒线标志是红、白小三角旗,小旗绑在小竹竿顶端。白旗外是红旗,白红两旗间隔30多厘米。若犯人走出白旗口头警告,走出红旗鸣枪警告,再往前走则可枪击。管教干部说,有犯人极捣蛋,走出白旗但双脚不出红旗之外。

女劳教大队在枫树岭,大队的三中队是个“二进宫”中队,我们到时正开演讲会。坐小板凳的女劳教人员围成大圈,圈内有一女劳教人员拉手风琴,独奏和伴奏。歌声响起,有劳教人员自唱,也有管教干部与劳教人员同唱。其中一首是我熟悉的:“如果你们想念我,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星就是我。带着失望的死是痛苦的,怀着希望的死是幸福的……”有演唱者的眼角挂着晶莹的泪花。

这首歌作词者是青浦烈士王春龙,作曲者是我的邻居刘念劬。我从白茅岭农场办的《南岭报》得知,老山前线战士还与枫树岭劳教人员通信,这是站在两端的同时代人的对话。回上海后,我把所见告诉刘念劬,他说能否写些什么。写什么呢?记得一位著名女歌唱家说这曲难度大、不易传唱,看来并非如此。

临行前,我才知白茅岭名源自当地叫“白茅”的草。一到秋天,草会开出白花,漫遍一坡染白一山。传说还有3根常人难见的白茅仙草,见者有福。我们到时是初春,不是白茅开花时。那天在驻警大队部旁,见几个孩子在拔青青的白茅,抽出里头白生生一段,放在嘴里大嚼。方处长说这东西甜,在他家乡叫“茅针”。说着也寻找起来,一会嘴里“吧嗒吧嗒”咬开了。

没料到这里曾是古战场,相传岳飞在此大战金兵。驻警一中队驻地叫“放马场”,传说看来有点影子。见山梁上好几处是大块深赭石头断断续续延成一线,似布阵所留,使人生发悠悠思古情来。

去白茅岭已过三十多年,依然历历在目。

栏目主编:陈抒怡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