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世界地球日看城市:260万年7次大规模海水进退,如何孕育出当下上海?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戚颖璞 2024-04-22 22:23
摘要:上海不断长大的过程,有两个关键的促成因素。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提醒人们要更加爱护自己的家园。你熟悉自己的家园吗,身处上海的你,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否足够了解?

很多人都曾听说,上海很久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是什么变化形成当下的上海?记者从上海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了解到,海水进退是主要原因,人们脚下数百米厚的土层和砂层,记录了上海慢慢形成和长大的过程。

在地层中,地质学家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它们的分布情况显示,在过往约260万年的时间里,上海地区曾经发生过七次大规模的海水进退。不过,并不是每一次海水影响,都让上海“长大”。

距今约1万年至6500年,海水上涨,上海和江苏大部分陆地被淹没,上海地区只有佘山、天马山附近的青浦、松江和金山部分地区露出海面,而现在的中心城区和嘉定、宝山、浦东等地在当时沦为一片汪洋。

距今6500年以后,海平面趋于稳定,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开始发育长大。上海不断长大的过程,有两个关键的促成因素,一是长江带来了大量泥沙,二是这些泥沙在现今的长江口入海并在南北两岸不断堆积,导致陆域岸线不断向海推进,陆地面积逐渐增加。

随着长江流域农耕文明进程的推进,长江裹挟的泥沙也越来越多。近2000年以来,长江口岸线淤积推进速度加快,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随着海平面和气候等因素趋于稳定,上海地区孕育了马家浜、崧泽、良渚和广富林等灿烂的文明,形成了传承有序、具有上海特色的江南文化。

上海不断长大的证据有很多,比如在上海保存着数条贝壳沙堤,这些沙堤又被称为“冈身”,是古海岸线的象征,这一列列的贝壳沙堤自西向东依次展布,年龄由老到新,是上海不断长大的地质学证据。

冈身线也给当下城市设计创造了灵感。2021年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15号线,线路走向与冈身线相平行。设计师从海岸线出发,衍生出“海岸到大地过渡”的设计理念。在色彩定位上,全线分4个区段,选用岩石棕、滩涂橙、沙滩金、海水蓝四种体现由海岸到大地过渡的主题色。

除此之外,历朝历代人们绘制的上海地图以及依海而生的古文化遗址也是上海不断长大的历史学证据。

栏目主编:陈玺撼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