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贾晓明:作为一个全民哀伤的节日,清明节对中国人有什么意义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贾晓明 2024-04-12 06:54
摘要:对于怎么应对丧亲、怎么面对哀伤,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不一样的做法。

北京大学清明论坛是一个以生命、衰老、死亡、纪念为主题的生命文化研讨平台。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福寿园国际集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协办。以下是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贾晓明在第六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上发表的演讲,主题为“文化视角下丧亲后的成长”。内容有删减。

贾晓明教授    (图片由北京大学清明论坛提供)

『我们如何面对丧亲这件事』

我在大学以及校外进行心理咨询、科研等工作。在我的工作中,经常会面临一个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很多服务对象或求助者会面临亲人去世的境遇,与死亡有关的话题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其实,丧失亲人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必然的经历。据统计,我国近些年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增死亡人数每年在900万左右,2023年为1100万人。在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有无数陷入哀伤的丧亲家庭。对于他们来说,如何面对亲人的死亡,是每一个丧亲者都必须经历的艰难时刻。

失去亲人,必然会有哀伤,而哀伤又会给人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研究表明,丧亲是人们普遍感受强烈的重大应激事件,50%—85%的人有强烈的哀伤情绪,这种哀伤情绪伴随着各种哀伤反应。从专业方面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人们更好地度过哀伤。

那么,中国人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是怎么应对丧亲、怎么面对哀伤的呢?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传统的葬礼、哀悼、祭祀仪式都是特定的哀伤过程,有助于人们面对哀伤。

传统丧葬仪式对于丧亲者来说有着很重要的心理意义。比如守灵、送灵,包括亲人们一起来参加仪式、吃饭等等,这些都让丧亲者不是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和众多亲人共同面对。还比如“做七”这个习俗。对那些还不太能接受失去亲人这个事实的人来说,“做七”这样有步骤的程序,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失落感,提升掌控感,使他们慢慢走出哀伤。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至今很多农村还保留着较为传统的丧葬仪式,而在城市里可能只有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实际上,一定的传统丧葬仪式可以帮助人们逐步表达和释放悲伤。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丧葬仪式就有一些特定的因素,能够保护我们免于过度哀伤,让我们比较从容地面对生老病死。

『清明节对中国人的三个心理意义』

中国是少数为哀悼丧亲设立公共节日的国家之一。墨西哥有亡灵节,中国则有清明节。清明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具有农历节气和节日等多重“身份”。这个节日是扫墓祭祖的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节日。

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万物复苏、春耕时节到了。寒食节是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初为吃生食、禁烟火的日子,后来又增加了许多习俗,比如祭扫、踏青、斗鸡、荡秋千、蹴鞠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这三者慢慢融合在了一起。

清明节,人们在祭扫逝去的亲人。    (解放日报记者孟雨涵摄)

清明节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传统,它对中国人有着怎样的心理意义?它又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生死观?为此,我们对一些常年进行清明祭扫的人员进行了访谈,并对他们的谈话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我们发现,清明节对中国人来说有三个心理意义。

第一,清明节提供了一个公开、持续、规律性表达哀伤的机会。西方研究表明,丧失亲人后,约有10%的丧亲者其哀伤反应迟迟无法缓解,形成病理性哀伤,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西方学者认为,在亲人去世6个月以后,如果仍有特别痛苦的症状,就会被诊断为“延长哀伤障碍”。而中国自古就有守孝三年的做法,每年的清明节又能让人们如约祭扫逝去的亲人,所以,我们的哀伤是可以一直持续的、正常的,这是与西方不一样的。

第二,清明节是全民共同哀伤的节日,我们由此获得了安全感、稳定感和一体感,消除了孤独感。清明扫墓的时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都带着鲜花、供品,在认真地祭祀先人。你会觉得不是你一个人,而是一个民族在共同进行这个仪式。

另外,这也是一次寻根之旅。中国人看重血脉,生命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去扫墓,那是血脉的延续,同时还有一种责任感,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

第三,清明节的哀伤是一个积极的应对过程,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允许表达的情感宣泄。在先人的墓碑前,很多人把生前不太能说的话说了出来。清明节也是一道分水岭,悲痛、哀伤过后,意味着人们将开始好好生活。

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四句诗基本上描写了中国式哀伤的心理过程。前两句写了清明节极致的悲伤气氛,后两句则写了清明时节是万物复苏的时候,花都开了,一切都充满生机、充满希望。死和生就这么自然地衔接起来。

清明节是中国人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大智慧,这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丧亲后的心理成长』

突然丧失了亲人之后,你会感觉害怕、孤独和无助。但是,丧亲也可能带给我们心理上的成长。

1995年,心理学家理查德提出了“创伤后成长”这个概念。创伤是对可怕事件的情感反应。创伤后成长则是指一部分人在与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所经历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在创伤后,个体发展出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识。创伤后成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我改变、与他人关系的改变、人生哲学的改变。

第一,自我改变。通过应对和处理创伤,很多人会这样想:情况不会比现在更坏了,连这样的困难我都能够处理好,还有什么事情我不能应对的?第二,与他人关系的改变。创伤经历使人们意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是多么重要,从而变得更加珍惜与他人的关系。第三,人生哲学的改变。研究表明,与创伤斗争的过程往往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人生意义感,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释然,并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

说到丧亲后的心理成长,我认为,我们国家有两个传统仪式特别重要,那就是红白喜事,这两个仪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所有亲人都一起参与。当失去亲人以后,所有的亲戚都聚在一起,共同悼念逝去的亲人,在这个过程中,你很容易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得到正面的影响,从而减轻丧亲带来的痛苦。

这些年,我在研究的过程中接触过一些失独老人。让我非常感动的是,他们把4月2日命名为“思独日”,他们中有些人会在这一天自发组织大家一起缅怀英烈。我问他们为什么做这件事,他们说:我们的孩子去世了,我们特别悲伤。我们也看到这么多的英烈牺牲了,他们的亲人也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向这些英烈表达哀思,也是希望能够激励自己更好地生活。把个人的情感进行升华,我想这也是中华民族非常独特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总而言之,对于怎么应对丧亲、怎么面对哀伤,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不一样的做法。西方人是从病理性治疗的角度来看待哀伤疗愈,他们更加追求减轻症状、重新回归生活。而我们中国人更追求一种平和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我国传统的清明节、丧葬仪式都极具民族和文化的特点,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哀伤的心理过程,使我们在丧亲中得到心理成长,活得更加坦然、更加平和。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徐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