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托克集团、马士基集团靠啥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高维和 2024-01-30 07:30
摘要:把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实现从“量”到“质”提升的突破点、落脚点

新时代新征程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要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强化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必须明确发展路径、找准突破策略、把握变革先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落脚点。

「提供“五个力”」

之所以把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作为突破点、落脚点,主要是因为其可以为“五个中心”建设提供经济竞争力、金融张力、贸易活力、运输动力和创新增长力。

世界一流企业是在全球市场上经过激烈竞争脱颖而出的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经济体量和资源调配能力,契合国际经济中心建设的“国际”与“经济”双重属性。例如,知名的苹果公司市值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GDP体量,在经济规模和国际代表性上都领先其他企业,拉动和联系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交流与合作;其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进一步擦亮了加州库比蒂诺市的名片,助力其成为“硅谷的心脏”。

世界一流企业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具有示范价值与风向标作用,有助于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整体稳定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同时,通过多元化金融活动提升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度,提高市场深度和广度。例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除了主营的全球保险业务外,还有广泛的国际投资业务,可口可乐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就有其投资。这些以保险、投资等为主体的企业,可以在确保金融市场稳定以及提升城市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一流企业往往也是跨国经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推动国际贸易量增长、促进贸易多样化和高附加值贸易、提升贸易服务水平和效率、增强国际合作和市场连通性、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等,助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例如,新加坡托克集团利用城市先天的地理优势,经营包括原油和石油产品、金属和矿产、航运等领域的国际贸易业务,促进南美、非洲和欧洲自然资源的流通,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独立大宗商品贸易和物流公司之一,也让新加坡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和中心枢纽。

世界一流企业是国际物流网络的核心动力引擎,进一步提升航运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航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航运技术创新、推动国际航运供应链发展完善。例如,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输公司马士基集团在全球130多个国家设立办事处,整合出口物流、仓储分拨、空运海运、报关代理等国际业务,延伸了哥本哈根发达的航运业和海外贸易优势,使城市持续巩固国际贸易和航运中心地位。

世界一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高研发投入、核心人才扎堆、创新水平较高是其核心特征,促进知识转移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软、谷歌、特斯拉等不胜枚举的例子表明,高科技企业的高研发投入、高研发水平、高聚集研发人才等特征为城市营造了浓郁的创新氛围,继而才会孕育出OpenAI等人工智能先驱,不断推动科创中心发展壮大与科创要素集聚溢出。

2024年,上海港将具备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绿色甲醇燃料加注服务的能力,并进一步形成多种新能源船舶加注服务业务体系。 李茂君 摄

「问计于市场」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首要问题是确定世界一流企业的评价标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16字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标准。

一方面,充分考虑国内外权威观点。

对于世界一流企业关键特征的定义和理解,事实上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威廉·纽曼提出“世界级企业”概念,认为其在国际市场秩序遵循、核心竞争力保持、国内外市场竞争方面表现卓著。

实务界和学术界也分别从企业实践、战略体系等角度提出了微观标准。比如,麦肯锡强调“做大、做强、基业长青”三个特征;国内有学者梳理出 “价值导向、资源基础、动态能力、战略柔性”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另一方面,形成可衡量、评价的量化指标。

在16字目标提出之前,还没有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顶层设计。在16字目标的整体逻辑和核心框架下,我们可以把四个要素转化成具有操作性的量化指标,用一把公平的尺子在全球格局下衡量中国企业,并赢得全球认可。

需要指出的是,四要素和量化指标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存在互相交叉的关系。同时,世界一流企业均需产生于市场、问计于市场、适应于市场,并接受市场的评价和监督。从全球影响力来看,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市场化、全球化、竞争性的公司。

「从“现在”走向“现代”」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第一阶段要明确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问题,第二阶段要解决如何实现这个标准的问题。新形势下,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力,让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从时间上的“现在”走向发展上的“现代”。

第一,用需求挖掘筑牢市场之基。

世界一流企业必须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应当认识到,传统的“物美价廉”逻辑已不适合企业卓越发展的逻辑,契合消费者深度需求的产品才能实现产品卓越。

上海作为消费市场前沿,拥有国内最具消费潜力、最看重产品附加价值的消费群体。这为一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良序市场。除了产品的实用价值外,观赏价值、社交价值、心理价值等深度需求挖掘也需纳入考虑范畴。从结果来看,引领行业、引领时代、深度契合需求是一流企业追求产品卓越的直接体现。

第二,用文化底蕴融通传播之渠。

品牌卓著是企业走向一流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发展的软功夫,包括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品牌满意度和品牌认同度。其中,“卓”的内涵应该来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著”代表良好且广泛的声誉,与“美誉芳声有数车”之说相契合。

但是,过于注重声誉质量而忽略声誉传播度也是不行的。我们要“美誉芳声”,更要“名声在外”。品牌的传播固然需要渠道,更内在的是特有价值,即民族精神和区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基于此,卓著的品牌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社会考验、市场考验。

第三,用科技人才下好先手之棋。

一流企业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参与者。创新引领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既需要企业内部研发团队的钻研,也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重点关注“卡脖子”问题。

只有抓住科技、人才两个点,才能在创新上先人一步,逐步从技术跟随者成为技术开创者、从规则执行者成为规则擘画者,真正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第四,用中国特色探索治理之范。

在中国企业逐渐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西方管理思想及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但更要看到,中国企业根植中国本土,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其商业模式和管理实践不断迭代创新,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经验,应当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与传播。

以上四个方面的路径更多属于“外在驱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还需要“内生增长”。“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新形势下,要用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的责任担当、民族情怀与全球视野。这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议题,也是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实现从“量”到“质”提升的必然要求。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讲席教授 高维和)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