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直通200号 > 文章详情
经济增速,保障性租赁房建设,“两旧一村”改造……上海市长答中外记者问全文
分享至:
 (6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时正 2024-01-27 19:11
摘要:上海市市长龚正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今天(27日)闭幕,市政府记者招待会在世博中心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以下为问答实录:

1. 新华社记者: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情况下,2024年上海提出了一个不低的GDP增速,上海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龚正:刚刚闭幕的市人代会确定,今年全市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信心、有底气。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擘画,提出了一系列新定位、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为我们下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是中央交给上海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任务,为我们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

三是去年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取得了新成效,经济主要指标企稳回升;新旧动能稳定接续;改革开放红利稳定释放;民生福祉和生态环境稳定改善。这“四个稳”充分说明上海经济社会回稳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迸发出巨大韧性和蓬勃活力,也为实现今年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现5%左右这一目标必须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要把加快“五个中心”建设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紧紧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努力做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更好地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推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二是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更好发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叠加优势,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三是要把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作为重要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加强需求侧管理,积极发展数字消费、大宗消费、文旅消费,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重大产业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支持企业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持续扩大有效需求。

2. 人民日报记者:新的一年,上海在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布局?

龚正:把上海建设成为“五个中心”,是党中央全面研判国内国际形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必须奋力扛好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底到上海考察,对“五个中心”建设逐一把脉,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我们要全力抓推进、抓突破。

一是国际经济中心建设。去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已达到4.72万亿元,位居全球城市前列。我们要围绕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重点加快构建“(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做大经济总量,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2+2”,就是两融合、两转型,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融合,推动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数字化和绿色低碳两转型;“3+6”,就是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发展上海有特点有优势的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4+5”,就是培育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抢先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方向。

二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去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再创新高,达到3373.6万亿元,排名全球第一。我们要围绕提高国际化水平,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着力完善金融四大体系,即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同时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5篇大文章,切实增强安全可控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

三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去年,上海口岸货物贸易总额占全球比重达到3.6%,保持全球城市首位。我们要围绕提升贸易枢纽功能级,加快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重大贸易载体,推动离岸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型贸易加快发展、做大规模。

四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去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位列世界第一。我们要围绕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增强航运保险承保和服务能力,探索海事仲裁模式创新,集聚更多航运企业和功能性机构。同时,加快建设海港、空港、邮轮港和航运集疏运体系,推动航运数字化智慧化绿色转型,巩固航运枢纽地位。

五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中的排名已上升至第五位,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我们要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更好发挥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作用,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基础研究投入、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等机制,努力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

3. 中新社记者: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正处于向实现功能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上海如何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尤其在解决科技、产业“两张皮”等问题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龚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加速创新迭代,才能实现产业蝶变。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的新动能。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抓好基础研究这个“源头活水”。我们要建好用好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战略重点领域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努力取得更多“从0到1”的重大成果。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争再用4年时间,将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提高到13%左右。

二是抓好成果转化这个“链接通道”。重点是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在全链条创新中挑大梁。我们要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完善行业、企业出题机制,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畅通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产业化应用全链条,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抓好金融资源这个“关键要素”。要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以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投贷联动为重点,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4. 界面·财联社记者:2023年上海人才引进落户申请量持续放大,上海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还有哪些创新的举措?

龚正:人才是上海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去年,我们加强人才引进政策和服务创新,人才集聚效应持续显现。从上海“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看,一方面,“塔基”更厚了。去年全年共引进海内外人才17.2万人、同比增长12%,全市人才总量超过675万人。另一方面,“塔顶”也更尖了,我们引进了一批战略科学家、国际知名学者等“高精尖缺”人才。

下一步,要围绕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着重在“三个高”上下功夫:

一是打造高能级的创新平台。聚焦“五个中心”建设等重大人才需求,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科研平台、产业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海聚英才”赛会平台,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

二是构建高效能的体制机制。坚持放权松绑,持续深化人才发现、推荐、评价等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三是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精准对接人才在落户、安居、出入境等方面的需求,优化完善全球人才优享服务、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等改革举措,努力营造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

5. 总台央视记者:今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就召开了全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这项工作总体情况如何?下一步怎么做?

龚正: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去年,我们出台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进一步畅通路径。全市完成12.3万平方米零星旧改、29.6万平方米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启动了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加快推进了外滩“第二立面”、吴淞创新城等一批更新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首先,坚持分类施策,打造示范样板。重中之重是打好“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今年,我们将完成12万平方米零星旧改、31万平方米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再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同时,持续推动一批老旧工业区、商业商务区、风貌保护区更新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其次,坚持问题导向,破解裉节瓶颈难题。持续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着力破解成本管控、资金平衡、标准规范等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更新之路。

其三,坚持系统治理,统筹多元力量。充分调动社会、群众、专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格局。

6. 澎湃新闻记者: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还会有哪些创新举措?

龚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我们与苏浙皖共拉长板、相互赋能,推动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突出表现为“四个更加”:一是协同创新更加活跃,28个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加快实施,上海-苏州集群位列世界科技集群第五位。二是产业协作更加扎实,推动8个重点产业补链固链强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3/5、1/3、1/3。三是基础设施更加联通,沪苏湖等铁路加快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超50万个、占全国22%。四是群众办事更加便捷,152项政务服务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2.2万家医疗机构。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三个持续”。一是持续推进重大合作事项协同。加强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全面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提升能级政策措施。

二是持续强化跨区域项目落实落地。坚持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加快小洋山北作业区、外电入沪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三是持续完善一体化发展机制。制定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编制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探索毗邻区域合作新模式。

7.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当前,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已经印发。下一步浦东引领区建设将重点围绕哪些方面推进?

龚正:在浦东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赋予上海的重大使命,是深入推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重中之重的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瞄准具备率先突破条件的关键领域,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试点方案各项任务举措尽快落地,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关键是做到“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推进首创性改革。加快完善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高水平临床科研合作平台等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境外专业人才临时执业许可、版权登记制度等重大政策,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障碍。

二是注重推进引领性开放。加快实施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海上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等一批重大举措,推动金融双向开放、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体系。

三是注重发挥法治保障这一独特优势。目前,浦东新区创制性法规、管理措施分别达到18部和22部。今年,我们将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等,出台新一批浦东新区法规,及时将好的经验或做法上升为制度或法律,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8.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上海自贸区10周年之际,国家出台了80条新政策赋予上海自贸区新使命。上海将如何推进自贸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龚正:作为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央始终支持我们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特别是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总体方案“80条”,赋予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先行试点CPTPP、DEPA规则条款的重要使命。我们将大力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率先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加快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一是要为国家试制度。既加强“边境”措施对接,争取在关税、市场准入等方面率先突破,促进商品、技术、资金、数据等要素跨境高效流动;又加强“边境后”措施对接,争取在知识产权保护、国企改革、政府采购、竞争中性等领域率先突破,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二是要为改革开放探新路。重点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货物贸易,重点是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持续提升通关效率。服务贸易,重点是深化电信、金融、医疗等领域开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全球服务贸易枢纽节点。数字贸易,重点是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建设国际数据港,分级分类推进跨境数据流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重点是完善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国际再保险交易等方面的政策,着力构建科学、便捷、安全的投资管理模式。

9.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去年总书记在上海考察了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上海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主要考虑是什么?今年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龚正: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解决超大城市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这几年,我们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总的考虑是聚焦两类人群,一类是各类青年人才、大学毕业生,还有一类是城市建设者、管理者;加快构建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多层次、多元化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努力做到“租得到、租得起、租得好”。

一是聚焦“租得到”,加大建设力度。“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建设筹措4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加上之前的13.7万套(间),总量将超过60万套(间)。去年,我们建设筹措了8.1万套(间),加上前两年的24.8万套(间),已经完成“十四五”目标的70%。今年,我们还将建设筹措7万套(间)。

二是聚焦“租得起”,优化供应结构。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和负担能力,我们不断完善“一张床”供应模式。去年,筹集了1.1万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主要面向快递外卖、保安保洁、建筑等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一张床位月租金约500-1000元,非常受欢迎。今年,我们将再筹措供应3万张以上的床位。

三是聚焦“租得好”,完善配套服务。通过配置丰富的共享区域和公共设施,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让居住者生活得更便利、更舒适。同时,我们要创新体制机制,争取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10.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注意到,全英文的新版上海国际服务门户上线运行,而且上海在创造“特斯拉速度”后,又实现了“莫德纳速度”。下一步上海如何进一步扩大吸引外资、促进外资企业在沪更好发展?

龚正:我们在“特斯拉速度”后,去年又创造了“莫德纳速度”,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个月时间。这充分彰显了上海更好的营商环境、更高的行政效率、更优的政务服务、更大的开放决心。去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突破240亿美元,再创新高,连续四年实到外资超过200亿美元。这充分说明,上海始终是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三个“度”发力:

一是扩大市场开放广度。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制造业开放水平,实施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持续深化总部增能行动和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计划。

二是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实施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积极开展海外招商推介,加大用地、能耗、环评、融资等保障力度,支持外资企业更多投向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等领域。

三是提升企业服务温度。健全外资项目专班和专员服务机制,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办好外资企业政企圆桌会议,不断提升外籍人士在工作签证、出入境、在沪支付等便利度。

上海国际服务门户的定位就是“欢迎你、帮助你”,方便外籍人士更好地了解上海、融入上海。我们将提升多语种、场景化等功能,为外籍人士提供更权威的政策资讯、更贴心的生活服务。

11. 东方卫视上海电视台记者:2023年,上海出台了多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下一步有何新的举措?

龚正:上海高度重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总的目标就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去年,我们以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为牵引,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针对性推出208项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1100亿元。实施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累计发放近3.3万件政策服务包,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企业反响很好。

我们将紧扣企业需求,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初步安排了150项改革举措。重点在“两降一减”上持续发力:

一是降门槛。深入清理妨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权益保护等方面推出更多创新举措,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

二是降成本。突出土地、融资、物流、用工等各方面政策集成发力,进一步帮助企业减负增效。尤其是要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更好地让企业轻装上阵。

三是减跑动。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便利性,完善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加强政企沟通,强化服务和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着力提升企业的感受度和获得感。

12.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去年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如何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龚正:开放是上海最大优势。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一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未来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我们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稳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先行先试。到去年底,上海持牌金融机构的总数已经达到1771家,外资金融机构的比例超过30%。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内地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下一步,我们要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努力做到“三个更好”。

一是更好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依托浦东、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更大程度的金融压力测试,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推进跨境金融、离岸金融等领域创新试点。

二是更好拓展双向开放成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开发面向国际的金融产品,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沪展业兴业。

三是更好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和监管协作,切实增强安全可控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3. 文汇报记者:上海在增强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方面有哪些更有力的举措?特别是在推动“文体旅商展”深度融合方面,今年有哪些考虑?

龚正: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上海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文化建设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挖掘时尚文化潜力,加快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重点是推进“四个一批”:

一是实施一批文化传承工程。进一步挖掘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等宝贵资源,积极开展崧泽、福泉山、青龙镇等考古发掘工程,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城市记忆。

二是建设一批文化新地标。推进上海大歌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上博东馆下个月就要开放了,欢迎大家参观体验。

三是提升一批节展品牌。进一步增强国际电影节、艺术节等节展的影响力,提升上海马拉松、上海赛艇公开赛、上海帆船公开赛等自主品牌赛事的显示度。

四是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业态。提升影视创制、艺术品交易、演艺等优势产业能级,开辟新场景,打造新赛道。

文化市场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我们将进一步促进“文体旅商展”深度融合,以文化品牌活动把流量带起来,推动文旅活动和场所成为聚集人气的端口;以优质文化服务让消费火起来,带动周边交通、餐饮、购物、住宿等配套服务提升,推动人气流量变现为消费增量。

14. 新民晚报记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促进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今年上海将重点推出哪些举措?

龚正:就业是民生“压舱石”、经济“晴雨表”。去年,我市出台稳就业“18条”,健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全市新增就业岗位60.6万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4.5%,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全国领先。今年,我们将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精准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确保全市就业大局总体平稳。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城市未来。今年,全市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预计达到24.5万人,我们要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好就业、就好业。着重做到“三个精准”:

一是精准匹配岗位资源。充分发挥重点产业、民营经济、新型业态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加大援企稳岗、访企拓岗力度,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

二是精准提供服务指导。因势利导做好就业指导服务,链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扶持政策,特别是发挥好基层就业项目导向作用,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三是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对低保、残疾、零就业家庭等的毕业生,“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做好就业帮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加强跟踪帮扶和不断线服务,让每一个就业困难毕业生都能得到有效帮助、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15. 21世纪经济报道:为民办实事项目是上海民生工作的特色品牌,今年的实事项目将重点解决市民哪些方面的急难愁盼,有哪些新的项目?

龚正:为民办实事项目是上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为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的十方面、32个项目圆满完成,市民总体满意度93.62分、创近年新高。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聚焦养老、托幼、安居、就业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定了十方面、34个项目,其中新增17项、延续17项。

新增项目注重紧贴需求、补齐短板。我们积极回应群众在宜居安居、就业保障等方面的诉求,安排了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项目。比如,“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纳入了今年的实事项目。又如,市民对高质量充分就业十分关注,我们提出要建成350个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培训高技能人才4.5万人次等。

延续项目注重稳定供给、优化服务。对一些需求量大、群众反响好的项目,持续增加设施资源、提升服务能级。比如,针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已经连续26年将养老床位建设纳入实事项目,今年我们强化了对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计划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又如,在延续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的基础上,新开办150个爱心寒托班,很受欢迎。

16. 东方网记者:上海正在打造公园城市,您心目中的“公园城市”是什么样的?今年有哪些值得市民期待的新进展?

龚正:我们建设公园城市,不是简单地在城市中建公园,而是要把城市变成一座大公园,努力实现公园与城市空间的无界融合。

一是增加数量。去年全市新增公园162座、累计达到832座。今年,我们安排再新建120座公园。按照计划到2025年底,要建设成为千座公园城市,到2035年力争建成2000座。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关心的世博文化公园,今年将建成包括双子山在内的南区,实现全面开园。

二是提高质量。重点是加快建设“一江一河一带”高品质生态空间,打造“一大环+五小环”的环城生态公园带。“一大环”,就是在外环绿带及周边区域建设大型公园和生态林;“五小环”,就是在五个新城打造“一城一绿环”,今年要全面实施。

三是优化存量。一方面,大力推动“公园+”行动,加强公园与体育、文化、旅游等功能的融合。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公园拆墙透绿,推动公园24小时开放。目前全市超过六成的城市公园实现24小时开放,今年还将新增30座,让公园和绿地更好地为民所享。

栏目主编:孟群舒 文字编辑:孟群舒
摄影:张春海、张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