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分享至:
 (12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春光 杨小明 2023-12-31 06:31
摘要:溯源循根,发掘丝路文明互鉴的历史价值。

2023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丝绸之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脉精神根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文明互鉴的恢宏史诗,成为中国与世界共同进步的力量源泉。丝路的文明互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穿透历史,开启当下,照亮未来。

一、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的和平之路

衣食住行,农桑为先。在化学纤维发明之前,棉、毛、丝、麻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四大天然纤维。特别是丝,是华夏先民最具创造伟力的人工造物。从观察自然界“作茧自缚”的蚕的习性开始,到将野蚕家化进而栽桑养蚕、剥茧抽丝,我们祖先创造了与农业并举的蚕桑业。1926年,我国考古学家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发掘出半颗“蚕茧”,从此黄帝、嫘祖夫妻制衣裳而兴教化的传说有了清晰的史影。中华的“华”字,有一层意思是指穿着绫罗绸缎丝制“华服”之人,由此纪元前的西方人美称中国人为“丝人”、中国为“丝国”。

丝绸,同时塑造了中华文明生产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的文化属性。关于衣饰与文化一体,唐代孔颖达给出了很好的释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机不只是指织机,而且指机智以及智慧。”将区别于西方码头起重机(crane)的中国纺织机(loom)及其文化隐喻,作为中国生产文明与西方商业文明本质上的差异。中国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提出中华文明具有普世的“天下格局”,没有“帝国主义”的含义,以天下万民为关怀,不以国界为限,是和平开放的。1877年,德国人李希霍芬第一次命名“丝绸之路”。除了注意到丝绸在中西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李希霍芬还看到了丝绸所蕴含的生产性与人文性意蕴。他在《中国》一书中指出:“这里曾多次生发出高级的文化,艺术与科学十分繁荣。”

丝绸之路是一条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的开放之路,是一条沿线各民族民心相通、互鉴互惠的平等包容之路。一方面,中国以天下为公的“大同”情怀向世界奉献了中华的和平“大道”;另一方面,中国以海纳百川的“和合”胸襟,向世界学习,推动文明共同进步。

二、“大同”: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

通过中外互通的丝绸之路,中国的生产性文明带给世界空前的繁荣。丝绸、茶叶和瓷器成为欧洲皇室竞相追逐的奢侈品。东方的富庶,通过马可•波罗的丝路游记唤起西方人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也间接成就了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技术的西传,更是直接叩开了人类近代文明的大门。对此,弗朗西斯•培根说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马克思则指出三大发明预告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

丝绸之路,既是中国生产性文明的对外物质交流之路,更是一条中国与世界文明互鉴的文化之路。通过这条人文大道,沉淀在农桑业的生产性文明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生态自然观以及由此升华的四海一家的和平主义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孟子“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的可持续发展观,到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世界意义;有机农业是中国对世界的又一大贡献,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实践,将天地人“三才”和合而一,是中国人从土地里种出来的哲学。针对西方利用科技的力量蔑视自然的恣意妄为,恩格斯痛心地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作为早熟的中华农耕文明文化代表的儒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特别是“天下大同”的政治理念让世界为之感动。1922年,“世纪智者”英国人罗素在其《中国问题》一书中语重心长地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然而,欧洲人的人生观却推崇竞争、开发、永无平静、永不知足以及破坏。导向破坏的效率最终只能带来毁灭,而我们的文明正在走向这一结局。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由此,罗素对中国的世界义务寄予厚望:“用全副精力投入于科学和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经济制度。”“给人类一个全新的希望”。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经探索出一条和平崛起的非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的成功给全世界带来新希望。

三、“和合”: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

丝绸之路是中国对世界的不朽贡献,但这不是单向地对外输出,中国也以包容开放的平等姿态与世界交流,通过文明互鉴,促进了中国的经贸繁荣,完善了中华文明的形态。

除丝绸、茶叶和瓷器外,中国还对外供应金银、宝石、纸张、饰品和香料等货物,同时输入棉花、织物、玻璃、琥珀、红酒、地毯、宝马和许多带“胡”字的物产,也引进棉织、挂毯、葡萄、玻璃、造桥、金属加工以及医学、历算、音乐等科技和艺术。这些物产、科技和艺术引进的背后,是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互鉴。仅有唐一代,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中亚游牧文化甚至欧洲文化等相继传入,万方乐奏,融合创新。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合共生,是中华文明平等包容的品格。张骞出使西域200年后,佛教就经丝绸之路和平地传入中国,在龟兹、敦煌、天水、大同、洛阳等地留下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佛教石窟造像和壁画。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儒教和道教互鉴融合,形成儒释道三教并立的中华文化格局。佛教还对朱熹理学等中国文化体系产生实质性影响。

天文历法,以其“定年号,颁正朔”的政治功能,被历代视为“国之大者”。印度的《九执历》深刻影响了唐代的《大衍历》;元明两代,来自伊斯兰的《回回历》与中国的《授时历》和平共处、相互参鉴;明末徐光启据西洋历法编《崇祯历书》。一部中国历法变革史,见证几多丝路文明互鉴史。

中华文明的平等包容品格,也反映在对外来文明的主动吸收上。法显和玄奘没有坐等佛法东来,而是跋涉万里前往西天取经。65岁高龄离行长安的法显贯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写了大唐的盛世繁华及其协和万邦的魅力所在。法显、玄奘的丝路之旅,不仅极大推动了佛教的“正本清源”及其中国化,而且沟通了中印文化,甚至填补了印度历史的空白。正如一位印度史学家所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东华大学)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