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人民城市:上海要回答什么?
分享至:
 (66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3-11-29 07:51
摘要:同一个下午提出的两个重大理念,或许从不同侧面回答一个根本问题:中国的城市,“何以中国”。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时,先有这样一句话。

成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对上海来说,既是光荣,也意味着一份特殊的使命。这座城市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可谓独具一格。这里有中国传统的根脉,也有最为开放多元的文化特质。

在今天,这座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命题中,需要成为一种城市的样板:它不是西方城市的翻版,而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版”。

也就是说,上海的规划、建设、发展、治理,要充分对标、借鉴、学习世界上先进城市的好做法,又不能全盘照搬,而必须自成一格,在守正创新中彰显自信自强,乃至在全球引领风气——这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如出一辙。何以实现?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人民”二字。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人民是党的根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人民城市”的理念,集中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

人民城市,人民至上。这里有坚定的人本取向,亦应体现于具体务实的行动之中。“人民”二字不是抽象的,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从城市的空间构造,到公共服务供给,到日常管理的手势,再到公共政策的设计推行,无不要在骨子里体现对“人”的观照和尊重,去回应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需求,适配不同群体的诉求和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数次考察上海,念兹在兹的除了大局,还有小事——老年人社区就餐、幼儿托育、垃圾分类等等,都曾为总书记亲自过问,甚至一盯再盯。这些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关键小事”,本身也是“国之大者”。能否有效顺应期盼、回应需求,直接关乎人心向背、归属认同。

一座属于人民、以人为本的城市,自然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也要营造最佳的环境来成就人民。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民心工程”,超越单纯的民生供给,更指向对“全人群”深层需求的观照——让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人群都能够在城市中感受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并有为之奋斗的机会,进而增强对城市的认同。

“人民的城市”,终究要让人民当家作主。在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几小时后,总书记在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告诉众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至今,基层立法联系点早已多点开花,各项相关的机制亦在日臻完善。而在上海的一东一西,同一个下午提出的两个重大理念,或许从不同侧面回答一个根本问题:中国的城市,“何以中国”。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