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大区势 > 文章详情
SEA-Hi!论坛预告丨为什么城市发展要给野生动植物留栖息之地?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言 2023-11-03 20:57
摘要:听听上海与自然的故事

现代城市越来越“千城一面”,自然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为什么城市发展要给城市野生动植物提供栖身之地?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栖共生?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如何构建绿色生态空间?

2023年第三期SEA-Hi!论坛将联合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围绕“共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生态”等主题,邀请嘉宾共同探讨绿色生态与都市环境、城市空间与生态修复、超大城市生态规划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议题。论坛将于11月4日(周六)下午14:00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白猫主展馆举办。同时,以“共栖”为主题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展也在白猫主展馆展出。

白猫主展馆 摄影师:田方方

白猫主展馆1楼风土水灵·生境空间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摄影师:田方方

SEA-Hi! 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起,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以演讲为核心、面向公众的学术活动。论坛旨在打造一个汇聚社会智慧,助力城市空间品质提升,面向大众的跨界、跨专业创新型开放共享平台。自2015年6月论坛启幕以来,已成功举办23期。

本期演讲嘉宾

王祥荣,生态学博士、城市规划博士后,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家级环境科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生态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院生态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全球气候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城市、韧性城市、环境虚拟仿真与大数据应用等研究;2016-2020年度担任国家“十三五”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首席专家,三次担任国家社科重大及重点基金项目首席专家。

演讲话题:绿色生态与都市环境

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从“气候变化与空间响应、城市空间与生态修复、城市空间与景观艺术、城市空间与生态技术、绿色低碳营建、生态福祉保障”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对“绿色生态与都市环境”的认知:绿色生态是安全和谐、绿色低碳、人民的生态福祉。


杨长云,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史、城市史。出版专著1部、译著7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外专项目1项。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访问学者(2014-2015年);曾多次前往美国和欧洲国家游学访问。

演讲话题:“城市之肺”——自然中的公园和公园中的自然

公园历来被视为“城市之肺”,尤其在近代工业化的语境下,公园已然成为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公园建设和公园形态演变中,有“观光型公园”和“运动型公园”的不同规划主张,也产生过“小公园运动”。它们的具体历史内涵是什么?对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回答这些问题则涉及自然中的公园和公园中的自然,前者是利用自然、保护绿地,后者往往涉及城市更新、建设绿地。


林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分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研究中心)院长、首席规划师,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荣获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先进个人称号,主持或承担的规划项目、科研20余次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和“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省级以上奖项。

演讲话题:迈向自然中的城市——高密度超大城市生态规划探索

上海在漫长成陆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在营城过程中逐渐磨合出适应超大城市发展的人-自然-城市的依存关系。当前,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基于生态网络系统性和连通性,进一步规划探索生态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的有机融合、场景叠加和价值转化,让城市建造在自然之中,让人民生活在自然之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构筑新动能。


靳彤,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主任,领导科学团队为各领域和在地保护项目提供从战略规划、项目设计、实施到成效评估的全过程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拥有20余年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实践经验,主持和参与了多个自然保护地规划和流域保护修复规划,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20余篇文章,作为主要作者参与编写出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研究与实践》《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方法与应用》等专著。

演讲话题:高密度城市空间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上海生境花园实践

城市绿地中的植被与水体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也是城市居民接触自然的重要场所。在高密度城市内如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小微空间,在为城市野生动植物提供栖身之所的同时,也能为周边居民提升生态空间品质,拉近城市居民与自然的距离,增强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认知就变得尤为重要。演讲者将介绍全球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前沿动态,结合上海长宁区生境花园项目,展示在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中是如何通过打造多功能的社区生态空间,从而搭建起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城市自然生态网络。


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自然科普达人,知名科普作家,撰写出版三十余部著作以及三百余篇与自然保护有关的科普作品,在众多平台进行过五百余场科普讲座,曾荣获上海静安青年英才、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等称号。

演讲话题:我们与自然,这么近,那么远——上海自然故事

很多人想到上海,首先想到的就是魔都城市景观,很少有人会把这里与自然界和野生动物联系起来,然而,事实上,上海所记录的鸟类种类超过中国总鸟种的三分之一。人类城市的发展正反应着生物多样性的变迁。关注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启示我们未来的发展道路。回顾上海的城市自然历史,我们会发现城市与大自然微妙的联系。演讲者将带您一起走进上海这座城市的自然故事。

本期互动嘉宾

干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自然资源部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感知”分实验中心(Bio-CPU Lab)主任,兼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主要从事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亲自然城市等领域的研究。

高长军,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策展人

本次论坛将通过上观新闻视频号、看看新闻网、SEA-Hi!论坛视频号等平台进行视频直播。

上观新闻视频号

栏目主编:王成浩 文字编辑:王成浩 题图来源: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图片来源: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