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智库报告| “一带一路”港口建设成绩斐然、活力跃升
分享至:
 (2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2023-10-19 06:22
摘要:展现大国担当,以港口建设助力全球各国互联互通。

2023年10月14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港口发展活力指数(2023)》在华东师范大学发布。该指数对“一带一路”已建成和投资运营的港口开展港口发展活力指数评价。发布会上,指数研制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列辉教授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港口发展活力指数(2023)》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一带一路”港口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现大国担当,以港口建设助力全球各国互联互通

由于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港口建设积极响应,推动海外港口投资、建设与运营,港口发展活力指数得以快速显著提高。排名前十的港口有新加坡港、釜山港、吉达港、卡拉奇港、达曼港、卡萨布兰卡港、比雷埃夫斯港、多哈新港、胡志明港、金斯敦港。枢纽港口在排名较为稳定的同时,发展活力指数仍在逐年增加。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辅助如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港口建设,极大提升了所在国家的全球连通性,这些港口因建设时间短,发展活力指数排名不高,却是所在国家最重要的海上门户。同时,将中国参与建设的港口和周边港口横向比较发现,中国企业的承建或投资运营使得这些港口在基础设施、港口装卸能力、连接港口数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爱琴海、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斯里兰卡和菲律宾等港口集聚区,中国承建、投资运营的港口活力高于周边主要港口。

创新合作模式,带动港口城市区域协同发展

纵观港口活力提升的地理时空特征,中国承建或投资运营的港口兼具战略价值和经济效益。中国企业承建或投资运营的港口部分靠近重要海上通道。50个港口中有18个港口位居重要航道周边。这些关键通道的港口可作为中国物流中转站和贸易枢纽,提升中国全球航运安全。中国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港口的承建或投资运营为港口城市和东道国带来成倍增长的货运流量,创造了实际的经济效益。中国企业还不断创新港口建设模式,如瓜达尔港的“前港-中区-后城”的开发模式,以港口开发带动园区发展、再带动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中国港口运营模式的标杆。

增强风险意识,迈向港口建设高质量发展

通过指数分析发现当前中国建设、投资运营的港口也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新建设港城互动不足,货源吸引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偏弱,港口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王列辉教授指出要高度重视上述问题,中国参与建设投资运营的“一带一路”沿线港口要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因此建议:一、重视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力量引导相结合;二、重视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的后期运营相结合;三、重视尊重港口发展一般规律和开发模式创新相结合;四、重视港口活力提升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相结合;五、重视发展潜力和风险评估相结合。

发布会上,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据悉,在新华社的大力协助下,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中国智库CTTI)、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的骨干科研人员,联合组建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港口发展活力指数研制组,未来将持续关注并研判“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港口发展活力,积极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