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暂别的上海科技馆,承载着时空里的记忆
分享至:
 (2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章迪思 2023-04-11 11:36
摘要:那我相信,那些地标和机构所象征的“求新求变”,是可以穿越时间的永恒存在。

上海科技馆正式闭馆,开启为期2年的闭馆改造。前几天,刚从外地高校毕业不久的“00后”同事特意前往参观,回来赞不绝口。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科技馆刚建好的2001年,你们出生了吗?”年轻的小妮子想了想,略带羞涩,“那时我们才一岁……”

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让人感叹时间飞逝。见证着上海80后一代求学入职、成家立业的那些文化地标,这些年来纷纷进入“闭馆重修”状态。从上海书城,到城市规划展示馆,再到上海科技馆……这是否是人生转入中年的隐喻?如果说年龄增长和肌体衰老无可挽回,那我相信,在那些地方留下的美好回忆,以及风云际会年代里,那些地标和机构所象征的“求新求变”,是可以穿越时间的永恒存在。

新华社图

上海科技馆的建造是2001年市政府头号工程。同年10月21日,上海科技馆作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主会场首次亮相,并于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从设计建造到展陈运营,在世纪之交的当时,堪称行业标杆。

在中规中矩、四四方方仍为建筑主流审美的20多年前,上海科技馆的造型石破天惊:不对称的西低东高,螺旋式盘升。西侧是高为10-18米的扇形空间,中央是卵形大堂,令人联想到宇宙、地球和生命的孕育;站在花木路上远远望去,卵形轮廓通透灵动。科技馆的立面是不对称的,但从平面上看,又与浦东行政管理中心处在同一轴线上左右对称。总建筑设计师刘晓光当时不满37岁,这也是他主持设计的第一个大型文化建筑。大胆尝试、锐意进取,既暗合科学探究的精神圭臬,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生动写照。

展陈环节也无处不突破。以“生物万象”展区的热带雨林为例,这些大树、灌木、长藤、青苔,除了一棵“参天大树”,其余全是真的。1.1万多棵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植物“移民”到上海,如何在自然采光欠佳的室内生存下去,专家费了不少脑筋:电脑控制的人造太阳、人造雨雾、滴管系统和“人来风”等等,不一而足。再如地壳探秘展区,直径2米的磁悬浮地球仪腾空旋转,没有支撑轴又要让大球始终保持悬浮,许多外国专家说“不可能”。最后,馆方和国防科大等单位共同研制,用碳纤维做球体材料,终于使地球仪“浮”了起来。

还有许多小细节,比如,它是上海文博科普场馆中,第一批提出“免费临展”概念的。临近6号门的地下一层空间,很长时间内都是免费临展厅,如果时间有限,不想买门票参观全馆,也可以在这里看到许多精彩展览。包括“神舟七号”的降落伞实物、来自法国的深海奇珍等。再如,它也是全国首个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科普教育基地。当时还引发过不小争议:科普场馆评5A景区,是否商业味太浓?13年后的今天,当各大文博科普场馆为吸引客流不断推陈出新,观众们也以“到此一游”式的打卡为乐,我们才意识到,当年的上海科技馆,是有多超前。

一个好的科技馆,不在于它有多少“声光电”装置,而在于展陈内容传递的理念。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新概念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由于线上线下传播渠道有限,青少年获取新知识、新理念的平台依然匮乏。上海科技馆的存在,如同打开一扇交流之窗,可以看到全世界最新最好的科学传播内容,在心中埋下科学种子。

在出境游仍显遥远的十多年前,上海小囡可能去不了非洲大草原,但可以在“动物世界”展区,看到一只刚刚死去的“羚羊”,如何引来一批掠食者:“秃鹫”“黑背胡狼”“斑鬣狗”……这些都是由南非一流的标本制作师制作的动物标本,玻璃钢塑型、覆盖特殊处理的毛皮,不仅毛色鲜亮,那虎视眈眈的眼神、步步逼近的架势都栩栩如生。大多数标本由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现大部分已移入上海自然博物馆,依然是最吸引孩子好奇目光的展区。

“探索之光”展区的相对论剧场,没有3D特效,甚至都没有互动,却能让孩子对人类文明皇冠上的明珠——爱因斯坦相对论,有个直观了解。在这部长约15分钟的短剧里,双胞胎兄弟中的哥哥以光速展开星际旅行,归来却见弟弟变成老人。真人演员通过幻影成像变成两人,共同与爱因斯坦对话。哪怕不懂任何方程式,渺茫的时空之感,轻易击中人心。

2003年11月,“神舟五号”返回舱在科技馆展出。56小时内,观众达187449人,参观队伍从科技馆直抵几百米外的地铁站口。现如今,载人航天工程已到“神舟十五号”,太空课堂可以实现“天地对话”。当年看“神五”的队伍中,或许有哪个孩子成了真正的航天科技工作者。

本报记者 赖鑫琳 摄

作为曾长期联系上海科技馆的记者,我在这里也有许多难忘回忆:天气好的时候,在一楼卵形大堂边上的西餐厅,吃一份价廉物美的肉酱意面配罗宋汤,阳光洒满整个屋子。遇上同来就餐的工作人员,就一起边吃边聊。比起正襟危坐的采访,往往这样的非正式场合能提供更多信息。或者是完成一档集体采访后,约上三五同行,去地下一层的“大食代”美食广场吃铁板炒饭,大快朵颐交流各种采访心得,叽叽喳喳的样子跟边上春游的小学生别无二致。

我喜欢在晴朗春日从2号线地铁站出来后穿过圆形下沉广场,从6号门进入科技馆。建筑顶部的栅格结构投下光影,和广场的圆弧形台阶明暗交织,形成独具一格的几何美感。采访结束后,从建筑另一侧的1、2号门出,马路对面就是张家浜。沿着木质拱桥拾级而上越过河流,两岸樱花盛开,几家幽静的咖啡馆或餐厅依水而建。某些光影瞬间,让人想起莫奈的吉维尼花园或是雷诺阿的巴黎街头咖啡馆。

随着时间推移,愈发难以分辨自己对科技馆的感情,更多是和这个场馆有关,还是关乎整个区域空间。现在流行一个词“场域”,具体意思似因不同语境变幻不定,但大意是指某个特定场所营造的特定“氛围感”。照此逻辑,我喜欢的,可能正是这片“场域”。

它既包含我在馆里采访工作的点滴片段,也包含附近张家浜的河水柔波、世纪广场上的纸鸢高飞,和无人维持秩序却井然有序的出租车候车队伍,更包含整个浦东行政管理中心区域大气舒朗的空间气质。它不够热闹也不那么“上海”,却能让人格外沉静。或许,这也是上图东馆、上博东馆相继选址于此的原因。

希望两年后科技馆以全新面貌回归,也希望这片“场域”依然存在。

本报记者 赖鑫琳 摄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苏唯
封面图:3月31日,上海科技馆正式闭馆实施升级改造工程,计划于2025年完成建设,重新向公众开放。 上海科技馆于2001年10月21日作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主会场首次向世界亮相,并于同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20多年来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厚爱,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先后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多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7次入选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 本报记者 赖鑫琳 摄影报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