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上海样本”,上海的底气从何而来?
分享至:
 (22)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赵勇 2020-12-21 06:21
摘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上,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理念的理论意蕴。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杨浦滨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这一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时代性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的提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理论探索成果,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理念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一理念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上,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理念的理论意蕴。

二、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基本方略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城市治理,解决了城市治理由谁治理、为谁治理的根本问题。《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提出,努力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城市、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城市、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五个人人”深刻揭示了城市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成果的人民性,描绘了城市治理的“人民性”底色,彰显美好生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气度和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治理的大逻辑大趋势。在城市发展和治理中,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三、彰显美好生活的上海样本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更有底气和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上海样本”。

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肩负着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使命担当。为此,上海要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维护好、发展好、实践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发展图景。围绕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上海要进一步拓展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大中心”建设,不断谱写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四、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治理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杨浦滨江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生活秀带”是上海城市功能、能级与综合品质的体现,反映的是理念转变、能级提升、资源整合、机制建构等一系列治理逻辑的变化。杨浦滨江的“生活秀带”是上海的城市品格、主流价值、历史记忆、生活场景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在城市治理中如何形成社会共识、找到社会最大公约数的能力和方法,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路径。

在城市治理中,要把握好人文、科学、法治、生态这四个向度。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这三大文化资源,牵住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个“牛鼻子”,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从美好生活和文明成长的视角回答城市治理问题,不断赋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新的理论内涵。

要在理论贯通实际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实际,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紧密联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把人民城市建设实践总结好,着力提出人民城市理论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概念和范畴、理念和主张,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作者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孟雨涵摄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