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中西历史经验对后小康中国的启示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2020-11-08 06:43
摘要:认清当代美国社会“病”的本质,对于今天中国后小康社会建设来说,特别具有警示与借鉴意义。

2020年11月1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主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八届(2020)学术年会系列主题论坛”在线上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西历史经验对后小康中国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和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国际传播中心”承办本次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黄纯艳教授以“南宋的财政体制与地方治理及其启示”为主题作了主旨报告。他对南宋时期财政体制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对秦汉至明清时期财政体制的变化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北宋延续至南宋的财政制度及其特点。黄教授认为南宋在地方治理上的成效及其实现方式,作为一种治理经验依然在今天有某些启发意义。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付成双教授以“美国环境治理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为主题作了主旨报告。他首先讲述了美国实现现代化奇迹及其付出的环境代价,包括西部开发、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种种环境考验。美国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出现了发展与保护的博弈,兴起了保护主义,包括资源保护运动以及罗斯福的环境新政。而到了后现代时期的美国社会,则逐渐走向生态中心主义。美国环保理念的发展史与环保实践的演进史,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机制,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治理视角。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李巍教授以“历史转折中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为主题作了主旨报告。他介绍了人民币的艰难诞生历程,并分析了改革前后各个时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动。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改革依然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保持金融的稳定,守住金融安全的底线,依然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峰教授在发言中认为,中国要有自己的政治学,这需要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历史文明之上,将历史当中的治国理政实践背后蕴含的智慧用现代政治学语言提炼出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个国家所展现出来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动员方式等各有不同,但中国的抗疫表现成绩单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立国形态的历史特征密切相关。中国社会长治久安背后蕴育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尤其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田雷教授在发言中对比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美国未婚生育的比例变化等,揭示了当今美国家庭教育价值观与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所产生的剧烈冲突。他还从美国宪法、政治、经济、种族关系、教育等方面分析了美国阶级固化、严重的两极分化、下层失序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指出认清当代美国社会“病”的本质,对于今天中国后小康社会建设来说,特别具有警示与借鉴意义。

本次论坛专家们的精彩观点丰富了与会者对于当前中外形势的认识,提供了人们思考中国发展的历史纵深视野,形成了一些探讨中外重大问题的基本共识,对理论界更为深入考察后小康时代中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研究方向与认识框架。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