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晚,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单元”揭晓最终奖项。其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星期日》获“最佳影片”;《奔逝》导演艾苏丹·塞特、《梅的白天和黑夜》导演罗冬斩获“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颁给出演《漫漫长日》的岳昊,“最佳女演员”属于出演《伊人自强》的索罗尔·佩罗瓦尼。
13日下午,上影节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入围影片举行剧组见面会,12部入围影片主创集体亮相。几位新人导演的成熟作品,得到了评委们“不像新人”的评价。随着入围影片陆续首映,口碑迅速发酵。
乌兹别克斯坦影片《星期日》以老人生活状态为题材进行创作。“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确有代沟。”导演肖基尔·霍利科夫说,“传统和现实的碰撞,年轻人和长者的碰撞,这是全世界的问题。”
获得“最佳导演”的《梅的白天和黑夜》是一部沪语片,由周迅监制、罗冬执导,同样聚焦老年人群体。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过七旬的上海阿姨,每天穿越大半个上海寻找爱情的故事。罗冬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本届上影节官方宣传片正是由他掌镜。在《梅的白天和黑夜》中,罗冬模糊了纪录片和剧情片的边界,“我关注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很久了,随着自身成长,对这代人的感受越来越深,于是酝酿拍摄这个年龄群体精神生活的故事片。”罗冬采访了画家、舞蹈家等各式各样的退休老人,直到他遇到七旬老人玉梅,她的表现力和表现欲,给了罗冬把故事拍下来的动力。
图为《梅的白天和黑夜》映后见面会,上影节提供
《梅的白天和黑夜》是罗冬继《纽约纽约》之后的第二部作品。他坦言:“相比第一部影片,拍摄这部影片的空间和自由度比较大,从开始创作到拍摄,再到后期,制片人和监制都给了我最大的空间,我也认可自己有了一点进步。”
亚新单元的入围影片不但拍摄手法成熟,题材也很新颖。《漫漫长日》从孩童视角出发,脑洞大开地呈现了一名少年脑海中的正邪奇想。导演王子川在创作时也天马行空,他一开始定了个命题作文,故事名字叫《时代在召唤》,后来写到一个孩子认真跳广播操。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画面,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故事。扮演片中小学生的10岁男孩岳昊,此番拿下“最佳男演员”。此前毫无表演经验的他在影片中的表现让人惊喜,他形容和导演的合作是“破天的缘分”。
如同片名所示,拿下“最佳女演员”一奖的伊朗影片《伊人自强》,用诗意镜头语言再现了伊朗女性面临的困境。导演拉苏尔·卡哈尼说:“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有自己的困境,希望观众能去了解我们社会的现状,然后跟自己的国家情况对比,做一些思考。”
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秉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定位,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不断发掘电影新人导演,促使一批电影人从这个平台起步,不断成长、成熟,最终赢得市场和观众认可。
摄影出身的罗冬和上影节渊源颇深,早在10年前,他就带着《纽约纽约》剧本参加了上影节项目创投并获奖,从此开启了导演生涯。此次重回熟悉的“赛场”,罗冬直言“意义非凡”,“上影节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至少培养了我们这一代电影人。”从十几岁开始,罗冬每年雷打不动地来上影节看片,“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不同的电影,上影节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好电影,要拍什么样的电影 。”
“亚新单元给了我们展现不同影片风格和故事的空间,这是亚洲新人展现自己的舞台 。”伊朗影片《死因不明》制片人马吉德·巴扎尔甘则激动地表示:“上影节给了我们希望,鼓励我们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这一次,该片斩获“最佳摄影”奖。
附:亚洲新人单元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奖
《星期日》SUNDAY
制片国:乌兹别克斯坦 Uzbekistan
导演:肖基尔·霍利科夫 Shokir Kholikov
最佳导演(2个)
1、《奔逝》艾苏丹·塞特Aisultan Seit
制片国:哈萨克斯坦 Kazakhstan
导演:艾苏丹·塞特Aisultan Seit
2、《梅的白天和黑夜》罗冬 Dong Luo
制片国:中国 China
导演:罗冬 Dong Luo
最佳男演员
《漫漫长日》岳昊 Hao Yue
制片国:中国 China
导演:王子川 Zichuan Wang
最佳女演员
《伊人自强》索罗尔·佩罗瓦尼 Sorour Peyrovani
制片国:伊朗 Iran
导演:拉苏尔·卡哈尼 Rasool Kahani
最佳编剧
《乘船而去》陈小雨 Xiaoyu Chen
制片国:中国 China
导演:陈小雨 Xiaoyu Chen
最佳摄影
《死因不明》达伍德·马利克·侯赛尼 Davood Malek Hosseini
制片国:伊朗 Iran
导演:阿里·扎尼加 Ali Zarnegar
图片摄影:赖鑫琳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