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00多个参赛项目中选拔出的5个创业项目,将代表上海赛区参加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上海选拔赛,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历经线上报名、各区初赛、市级决选,参赛创客们克服疫情影响,以出色的发挥完成了赛事比拼,充分展现了创业项目的硬核实力和创客们的卓越风采。
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上海选拔赛举办过程中,上海市区人社部门、园区、校区、社区以及各合作单位共同努力,在做好大赛宣传发动和选拔工作的同时,持续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纾困政策和服务,为创业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更多有理想、有才华的创业者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优秀创业项目展示】
项目名称:霖鼎微纳超精密装备与加工技术产业化项目
公司名称:霖鼎光学(上海)有限公司
关键词:教授创业、青年长江学者、国产替代
霖鼎光学,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经科技成果转化而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微纳光学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公司立足于新一代微纳制造技术及核心关键装备自研能力,为国家重大工程、集成电路、智能汽车、消费电子和生物医疗等领域提供高品质精密模具、光学元件、光机电系统解决方案及量产制造服务。公司拥有全球首创的5轴+单点金刚石超精密加工工艺及加工装备开发技术,解决了用金刚石机床高效加工极复杂微纳结构的难题。其超精密加工面相精度可达60纳米,表面粗糙度可达0.5纳米,具备超强非对称结构光学模具的加工检测能力,超越了国外同类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公司2021年实现产值3千万元,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规模约3亿元。
创始人任明俊,曾获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他面向国内集成电路、智能汽车等领域微纳光学制造重大技术挑战,开展了十余年理论研究和关键装备研制,取得了包括纳米级精度加工检测一体超精密加工机床和微纳光学元件晶圆级成型量产工艺等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共发表SCI索引科技论文60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7项,4次被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列为国际制造领域年度代表性进展。
项目名称:新生代植物基专家植物标签
公司名称:锶瑞创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海归创业、福布斯U30、绿色低碳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植物基——以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这种面向未来更为天然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日渐受到人们关注。顺应植物基代表的绿色低碳的行业趋势,锶瑞创想于2021年创立了首个植物基品牌:“植物标签Plantag”,联合国内顶尖研发实验室,专注于全植物基品类拓展,并在关键技术上实现多点突破,采用全谷物酶解专利技术,选用欧洲进口研磨设备以及VTIS直喷式杀菌,减少对蛋白的破坏的同时,保证口感和性状,还自主搭建了数千万元级生产线,打造供应链壁垒。
锶瑞创想搭建了业内一流的研发团队,其中有近10位硕士及以上学历行业专家,具备微生物学、植物基体系、胶体等领域专业技术。创始人张自豪入选“虹口青年英才”、南通市“江海英才”、南通市“紫琅英才”、马鞍山市“骏马人才”、达沃斯全球杰出青年、托福中国青年大使。目前,锶瑞创想的“植物标签Plantag”项目已先后完成多轮融资,受到多家业内一流投资机构青睐。
项目名称:基于植物生长AI模型的农业种植数字化控制云平台
公司名称:滴翠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关键词:退役军人、乡村振兴、智慧农业
基于植物生长AI模型的农业种植数字化控制云平台,以物联网、AI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结合植物生长模型、病害识别以及种植环境中的传感器数据包括土壤温度湿度PH值、磷钾氮EC值等,种植环境温(湿)度、气压、气象等数据,以及前端APP或者PC人工操作设置数据,进行二次AI计算,最终指导电控设备执行水肥精准浇灌,同时通过AI经验学习,形成从基础数据库到人工标记到自我学习进化到决策下达执行的完整闭环,从而使农业生产从机械的自动化到智能化,关联化学生物物理等种植环境中的干预影响,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
滴翠智能科技CEO安浚,是世界人居环境研究院研究员、农业信息化专家、河北工业大学导师、农业和园林物联网专家,他以“内求诸己,敦厚踏实”为座右铭,致力于AI+IOT在农林领域的SaaS服务平台。滴翠智能自研的LoRa通信模组和网关等。结合滴翠智能网关、采集器、传感器、添加AI-BOX的摄像头,组成智能无线物联网系统,主要应用于大棚建设、智慧农业、乡村振兴等项目的建设,实现系统自动调用AI种植策略、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减排固碳的目的,不断为全球数字农企提供科技服务。
项目名称:通用型AI高性能训练芯片
公司名称:上海泰则半导体有限公司
关键词:海归创业、浦江人才、卡脖子
上海泰则半导体有限公司的“通用型AI高性能训练芯片项目”,主要针对高性能通用型AI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致力于“用中国TPU,助力AI新时代”,有望成为中国国产化高端芯片中冉冉升起的新星。本项目将自主研发一款通用型、高性能、用于加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处理器,并围绕加速处理器,打造一条完整的软硬件生态链。本项目产品将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训练效率及模型精度双提升的解决方案,间接推动云服务器、智能终端乃至人工智能产业的变革性发展,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公司技术自主可控,研发坚持自主创新,有望解决国产化训练芯片的卡脖子难题。
项目团队由在硅谷从业多年的软硬件专家组成。创始人杨龚轶凡在AI和大数据、高性能芯片构架与能耗的优化管理、云计算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有十余年研究经验,曾深度参与谷歌TPU2/3/4及甲骨文12款顶级高性能芯片从设计到量产全流程,已获17项国际发明专利,17项中国专利以及76项软著。核心技术团队成员曾就职于谷歌、苹果、甲骨文、三星、亚马逊、英特尔等企业,曾参与十余款顶级芯片的构架、设计、流片、测试到量产,具备熟练实操芯片落地的能力。
项目名称:基于两轮车赛道的新能源换电项目
公司名称:上海智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海归创业、博士后、新能源
智租是国内领先的两轮电动车换电平台,研发安全、高性能的电池,为两轮电动车用户(主要是1300万外卖员、快递员群体)提供安全、便捷的换电服务,提升外卖员、快递员的服务效率。智租自主研发智能锂电池和智能安全换电柜,依托大数据和AI技术打造“智租大脑”,让换电业务变得更智能,并基于商圈、换电行为等数据实现精准落柜选址,通过AI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电池智能调度,高效电池调度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换电体验,进而形成落柜、调度、换电一体化的智能化运营体系。
智租ceo蔡钺,是香港浸会大学博士与博士后,美国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擅长数据驱动运营与智能数据产品打造。智租已在上海、广州、苏州、无锡等40多个城市,投放换电柜超过1万个,与饿了么、叮咚、美团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累计服务用户40余万,用户累计换电次数超1亿次。智租力求打造全球领先的两轮电动车基础能源补给网络和一站式租售服务平台。
图片由主办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