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结弦,凭什么能?

上官河 2022-07-19 20:0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上官河
再见,羽生结弦!

当地时间19日17时,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在东京召开发布会,宣布今后不再参加竞技比赛,但将继续做一名职业花样滑冰运动员。“我将和过去的我进行一个比较,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下去。”

这也意味着他告别了竞技花样滑冰赛场。2次冬奥会冠军、2次世锦赛冠军、众多国际赛事金牌和奖牌,以及对于4A跳的不懈追求……在花样滑冰的历史上,羽生结弦已然刻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1

1994年,羽生结弦出生于日本仙台市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老师,母亲全职在家,父亲为他取名“结弦”,一来对应儿子的星座(射手),二来是希望他的人生能像弓弦一样张弛有度。

羽生结弦与花滑的相遇并非始于一个美丽的开始。2岁那年,他被诊断患有哮喘。为了缓解哮喘,从他4岁开始,和姐姐一起学习滑冰。小学四年级,羽生结弦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冠军。

2010年,他参加了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赛前,由于过于激动,他还流了鼻血。那次比赛中,羽生结弦夺得了第12名的成绩。他对记者说:“世界上超过99%的人还不知道我的名字,因此哪怕能让知道我的人增加1%,我都会为此奋斗。”

“我认为羽生结弦是天才,但他和别人所说的天才有点不一样。他会比别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他会为了将天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努力。这种努力的方式,才是他真正天才的地方。”他当时的老师阿部奈奈美说。

因为有哮喘,他要花别人两倍的时间去训练。一般选手每天练20-30次四周跳,他一天会跳60次。即使因伤病无法上冰时,他也会对照着练习录像,一遍遍进行“想象练习”,通过模拟来调整姿态与神情。花滑运动量极大,他常常需要大口喘息才能正常呼吸,所以他总是随身带着预防哮喘的药,也有意识地戴着口罩进行短节目的高强度训练,以此来提高心肺功能。

运动量越大,受伤的可能性也越大。虽然他拥有适合花滑的柔韧性,可天生的易伤体质,使他的身体更脆弱,一场训练下来,常常是浑身的伤。记得有一次采访中,被问到训练情况,他回答:“我已经没有韧带可以断了。”

羽生结弦参加过许多场比赛,拿过很多冠军,但是最让中国观众印象深刻的,是一场没得金牌的比赛。那场比赛被人称为“血色魅影”。

当时是2014年,世界花滑中国大奖赛上海站,赛前热身训练时,羽生结弦和中国选手闫涵相撞。高速的强烈撞击下,羽生结弦整个人直接飞了出去,头部、下颚、腹部、左大腿、右脚关节均受伤,伤口流出的血顺着额头流到颈间,染红了冰面。他侧卧在冰面上,双手紧紧捂住额头,身体因为疼痛蜷缩了起来。教练认为他伤势太过严重,继续上场比赛风险极大。但羽生结弦处理完伤口,喝了一口水,还是继续登场。

4分30秒的表演,他8次起跳,5次摔倒,每一次旋转跳离地面都令人揪心。最终,他完成表演,被搀离冰场,下场后几乎倒在教练身上。

赛后诊断,这次撞击造成了腹伤,羽生结弦确诊为脐尿管残余。有过同样病历的人曾在网上描述,“痛得快晕过去,像利刃刺入腹部翻搅”。就是在这样的疼痛中,羽生结弦完成比赛,获得银牌。

“对于中国观众,很多从没有看过花滑的人,正是因为羽生结弦开始关注这个项目。很多青少年在碰到挫折的时候,能够从羽生的经历上获得力量,羽生身上的励志体育精神是可以鼓舞振奋青少年的正能量。”央视解说员陈滢点评羽生结弦的话让人印象深刻:“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

2

十一岁时,羽生结弦接受采访,他留着偶像普鲁申科的同款发型。略带羞涩却笃定地说出自己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拿到奥运会金牌。”

如今羞涩的少年已长大,十一岁的目标早已完成,而他也有了新的目标。

今年年初,日本滑冰联盟曾发布过一条羽生结弦的采访视频。视频中,他说这次参加冬奥会,目标是完成四周半跳(4A)——这是他自索契冬奥会后就立下的目标,如今已过去了8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孤注一掷的羽生结弦将自己封闭在了冰场,对手只有不断打破奇迹的自己。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后,羽生结弦不能去加拿大训练,指导教练也不能回日本。只身一人在仙台营业性冰场训练的羽生结弦,每天只能晚间到凌晨独自训练。当所有人睡去时,空无一人的冰场就成了他独孤求败的战场。在冰面孤军奋战的500多天里,一圈圈划过,一次次落冰再摔倒。

羽生结弦能否挑战4A成功?外界对此持怀疑态度。毕竟,4A这个认定被超越人类极限的动作,是被花滑界可望而不可即的传说。想要完成这个动作,运动员需要在0.7秒钟内,完成转4圈半,即空旋转1620°,目前尚未有选手在公开赛场上挑战成功。据测算,4A跳在落冰时运动员要承受接近自身体重的6至7倍的重量,常年练习挑战4A甚至在很多时候成为了羽生结弦不断受伤的原因,但他依然义无反顾。花滑教父米申断言,以目前人类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来看,他的有生之年是没有任何选手可以完成4A的。

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羽生结弦已经27岁,已经错过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在2月10日自由滑赛前,羽生结弦的脚踝已经受伤了。他打上封闭针,滑向了冰面。随着冰刀落地的那一声响,触碰到了梦想的羽生结弦,用一个未成功的4A,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尽管摔倒了两次,排名第四,与奥运奖牌无缘,但是羽生结弦在赛后采访中说:“这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阿克塞尔,我已经拿了两届冬奥金牌,这次也没想着要三连冠,这次奥运也只想着完成这个动作,我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

比赛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羽生结弦谈到自己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的理由。“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9岁的自己在不停地呼唤,你可以的,跳吧!但在比赛时摔倒的那一刻,是9岁的我拉起了现在的我。即使多年后,再回头去看那个4A时,我也会说‘这就是羽生结弦的4A’。”这份坚持,让中国选手金博洋也不禁感叹,“我觉得他的精神是不可思议的。”

比赛结束之后,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深夜以日语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连续发文,为获得第四名的羽生结弦加油。她写道:“拼尽全力,超越自己,以更好的自己作为目标。正因为践行奥林匹克精神,所以羽生结弦受到了很多中国人的喜爱。”《红星新闻》评论说,“打一场打不赢的仗,守一座守不住的城”,解说员很精确地表达了这种悲剧感。他抵达的绝境,没有人陪同,但是观众和所有关注这个项目的人,都想和他站在一起。这是冬奥会上的动人时刻。人们不关心他的金牌,更在乎一个人向“不可能”发出的挑战。

3

羽生结弦在一次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冬奥会他收到了超过两万封信件和礼物,得到了志愿者热烈欢迎,也非常强烈地感觉到中国观众对他的喜欢。在这样的氛围里边表演、比赛,他感到非常高兴、非常幸运。

作为一名外国选手,羽生结弦为何能在中国受到如此多的欢迎?

有位网友说:“与他相比,我似乎从没有真的在哪件事上拼尽全力过……谢谢他让我看到了比所谓奇迹更真实和宝贵的东西——就是贯彻到底、永不言弃的初心。”

除了赛场上的技艺超群值得敬佩外,一些比赛中的其它细节也令中国观众感到暖心。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花滑表演环节,身穿厚重道具服的冰墩墩一上冰场就把自己转晕了,羽生结弦急忙把它拽了回来。结果刚拽回来墩墩又自己转着圈儿摔倒了,又是羽生结弦追过去给扶起来的。

在一次比赛中,中国选手金博洋输给对手,错失奖牌,羽生结弦主动上前,给了金博洋一个大大的拥抱安慰。赢得比赛后,还专门用中文给金博洋加油。

在那场被人称为“血色魅影”的比赛中,羽生结弦和中国选手闫涵相撞。羽生在止完血之后,马上去找闫涵,询问他伤势如何。

卢晓川、刘惠宇整合

栏目主编:刘璐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图片编辑:邵竞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