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40年,还是第一次捕到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日前,宁波一位渔民捕获一条7.1斤重的野生大黄鱼,卖出4.2万元天价。无独有偶,另一条相关新闻此前也刷爆朋友圈、上媒体头条:今年1月,象山渔民们一次捕捞约5000斤野生大黄鱼,以957万元的价格成交。
而与此同时,“东海无鱼”之说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前后两次“一网捞千金”到底是怎么回事?孰对孰错,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请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专家汪振华带来专业判断。
汪振华研究资料
【“东海无渔”更准确】
汪振华副教授表示,“东海无鱼”并非是东海里没有鱼,而是指整体产业情况。事实上,在东海仍然有着数量庞大的小型和低龄鱼类,但是像大黄鱼、小黄鱼这样经济价值高的鱼类,近年来在过度捕捞的情况下资源量锐减,从而导致生产量方面的渔获总量不少,却无法支撑起相应的渔业产业,因此“东海无渔”的表述更加准确。
当前出现的“一网捞千金”的情况,则是在政府增殖放流30年和严格渔业管理多项举措下产生了显著成效。但汪振华也担忧:“大黄鱼的产量可谓:成也在‘网’、衰也在‘网’,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了解大黄鱼的价值,也导致在利益驱动下高密度网具的过度捕捞——如果形成淘鱼热,野生大黄鱼难逃被一网打尽的命运。”
拖网渔获中的大小黄鱼对比:下为小黄鱼,上为大黄鱼
可见,过度捕捞对东海的鱼类资源和海洋生态有很大影响。汪振华表示,小黄鱼的“性早熟”就是典型表现。对比60年前同样龄期内的小黄鱼性腺成熟比例,可以发现,小黄鱼的性成熟时间由原来的2到3年提前为7个月;他们同样发现,大黄鱼、鲅鱼、墨鱼等东海海产品也出现了大面积“性早熟”倾向。
体长18厘米的大黄鱼已经抱卵
【“性早熟”或可恢复】
究其原因,小黄鱼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有生殖策略上的基因表达,在经历了帆张网、拖网等渔具的高强度捕捞后,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其他小型饵料生物,因缺乏大个体和高营养级的捕食者,会逐渐呈现生物量增加的现象,从而给小黄鱼等经济资源的剩余群体传导“饵料充足”的环境信号,结果它们在基因层面做出调整,开始提前繁殖,形成了“性早熟”的现象。
大黄鱼幼体
“从海洋经济角度分析,小黄鱼‘性早熟’的现象虽然利于种群的延续,但会导致鱼卵质量下降、体型变小,并且在过度捕捞的情况下导致了产量骤减,这很难帮助渔民增产增收。”汪振华说,“海洋生态方面,在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小黄鱼需要与浮游动植物主导的能量循环初始阶段进行有效对接,否则营养过度集中在初始环节,不利于消减富营养化和赤潮现象。”
团队成员进行大黄鱼亚成体解剖实验
目前,汪振华所在的上海海洋大学近海栖息地修复团队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探索构建椒江大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待海洋牧场建设问题。与传统捕捞的无节制相比,海洋牧场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产出模式,有助于解决东海鱼类资源小型化、低龄化、“性早熟”的问题,在实现渔业增殖、产业增长的同时,恢复健康的局地生态系统功能,并辐射到邻近海域。
“自然界是很神奇的,海洋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渔业资源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保持合理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就能解决面对东海无渔的尴尬处境,大小黄鱼也不会一直‘早熟’,还能回到正常的生长周期。”汪振华对此挺有信心。
本文图片来源:上海海洋大学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