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谷爱凌?你可能不知道更多的“谷爱凌”有多拼!

运动+ 2022-02-09 05:44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秦东颖
他们将青春与热爱奉献给冰雪运动。

8日,谷爱凌创造历史的一跳,将首个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揽入怀中。早在北京冬奥会前,谷爱凌天赋加努力的故事就已经被中国网友所熟知,她本人也一跃成为流量明星。放眼本届冬奥会,其实还有像谷爱凌这样,将青春与热爱奉献给冰雪运动的年轻人们,他们也都是来自华人家庭的优秀选手。


为外婆圆了奥运梦


24岁的郑恩来在中国冰球队司职后卫,他是一名中德混血儿。北京冬奥会是他的首次奥运会之旅,就在几个月前,他的妹妹郑妮娜力代表中国参加了东京奥运会的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兄妹俩共同出战奥运会成为一段佳话,而他们也圆了外婆的奥运梦。

郑恩来

郑恩来的外婆郑凤荣是中国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女子跳高运动员。1953年,16岁的郑凤荣入选田径国家队。1957年11月在北京,郑凤荣成功地跳过了1.77米,创造了我国第一个田径世界纪录。遗憾的是,郑凤荣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就退役了。

2000年前后,郑凤荣决心培养郑恩来和郑妮娜力。兄妹俩都继承了外婆的运动基因。郑恩来3岁练习滑冰,5岁改练冰球,曾在加拿大青年冰球联赛的迪辛哈特老虎队中司职后卫。1.97米的郑恩来,球风灵动而且凶猛,身体素质优于同龄球员,教练还给他起了昵称叫“Great Wall(长城)”。

每年夏天,郑恩来都会来北京跟外公外婆住上一段时间,所以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我有着中国血统,会说中国话,我想回到中国打球,为什么不能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呢?”2017年,在郑凤荣八十岁生日的宴会上,郑恩来决定选择回国,送给外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就在郑恩来入选中国冰球协会的海外选拔集训名单时,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他在加拿大的一次比赛中受伤,并造成胯骨撕裂。医生建议他如果短期内不再从事冰球运动,可以不必做手术。但迫切希望回到中国打球,代表中国参加冬奥会的郑恩来,毅然决定手术治疗。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郑恩来将与队友们一起为荣誉而战。


“常青藤”学霸逐梦而来


在冬奥会女子冰球中国队与日本队的比赛中,中国门将周嘉鹰以一己之力扑掉日本队全部5粒点球,一战封神。她的护膝上绣有双龙,头盔上还印有长城,在场上威武霸气。

关于周嘉鹰的故事,不仅仅是场上表现这么简单。为了参加奥运会,这位普林斯顿学霸放弃了华尔街的高薪工作,投身到冰球项目。

周嘉鹰(左)

今年26岁的周嘉鹰出生在加拿大,她的妈妈是中国人,父亲是加拿大人。5岁开始,周嘉鹰就已经上冰,跟男孩子一起训练。最初,周嘉鹰一直在哥哥所在的男队当守门员,由于她在场上的勇猛不弱于男孩们,所以男队友们放心地把球门交给这个女孩。这一守就是近10年,直到周嘉鹰进入大学。

2012年,成绩优异的周嘉鹰进入了著名的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读书,代表校队出战全美大学生联赛,多次被联盟评为“最佳门将”。由于女子冰球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周嘉鹰大学毕业后选择加入华尔街投行,成为一名基金分析师。2018年的某一天,工作将近两年的周嘉鹰突然接到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的邀约,希望她能成为球队的一员,一起追逐奥运梦想。

周嘉鹰当时很吃惊,因为她此前对中国冰球运动了解得并不多。在征求家人意见时,“去中国打球”这件事得到了支持。母亲对她说:“这对于你和中国的联结非常重要。”

周嘉鹰的外公外婆目前居住在杭州。以前回到国内,她因为中文不好,尽管亲戚们热情好客,但是苦于无法交流。于是大学期间,周嘉鹰苦练中文,“我很有动力这样做,因为我想要和自己的外公交流,他只能讲普通话。这也是我和自己的中国血统连接的方式,现在我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希望中文有所进步


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项目角逐中,有多名美籍华裔选手,陈楷雯是其中一员。她被中国花滑迷熟称为“四妹”。

陈楷雯今年刚满22岁,出生于美国加州佛利蒙特。她4岁开始滑冰,6岁开始接受专业培训,17岁时就斩获全美花滑锦标赛冠军、花滑世锦赛第四名。生性安静、害羞,但滑冰让陈楷雯享受到无穷的乐趣,让她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也让公众认识了这位“花滑小仙女”。

陈楷雯

2018年平昌冬奥会,是陈楷雯的首届奥运会。 当时等待大名单的过程既紧张又期待,“晚上大概11点半收到短信,我当时就尖叫了出来,妈妈马上问是不是入选了。”在平昌,她以一场伴着《十面埋伏》奏乐的水袖舞惊艳了花滑赛场,在冰面上留下了“绝美”的身姿。

平昌冬奥会后,陈楷雯因为伤病未愈就急于训练,结果遭遇右脚应力性骨折,不得不就此休战,这让她经历了一个更长的养伤周期。“就是那次受伤和远离冰场,让我对回归更加渴望。我想要参加比赛,去再次感受那种竞争的刺激感,那才是我想要的。”

在休战期中,陈楷雯将重心转移到了大学申请上,她成功地考进了“常春藤联盟”之一的名校康奈尔大学,在那里主修人类生物学,外加健康与社会学。

北京冬奥会是陈楷雯的第二届冬奥会,也是她第二次来到北京。陈楷雯说,因为疫情的原因,这次没有机会去中国的其他城市,有些遗憾。“但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点我非常能理解。我希望自己和周围的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

冬奥村的设施让陈楷雯赞不绝口,“这个智能床太赞了,真的是太喜欢了。冰场的冰也很好。我爱这里发生的一切。”最近,陈楷雯在努力说中文,“希望等我回到美国时,我的中文会有所进步”。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秦东颖 题图来源:新华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