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长三角】24加2,机场新玩家南通和嘉兴的角色

数据洋葱 2021-09-03 07:24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连俊翔 陶欣卓
既防止区域机场建设过度,又适应区域内日益增长的运载和出行需求。

8月两则关于机场的信息值得关注。  

8月3日,上海机场集团通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全权负责南通新机场建设管理工作。 

8月15日,空军嘉兴机场实施军民合用改扩建工程(以下简称“嘉兴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层面正式批复。

这意味着长三角的民用机场将扩展到26座其中上海市3座,江苏省9座,浙江省8座,安徽省6座。在机场数量和密度上,长三角地区将继续领跑全国。

不过,新的机场不是简单的数字的增加,研究下新玩家的角色,可能有些不同的发现。

最繁忙的天空

去年,长三角地区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6116.2万人次,远超京津冀机场群的7435.9万,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不含港澳台,下同)的9148.1万和成渝机场群的8383.0万,稳坐国内四大机场群之首。按照2018年的数据,在世界六大城市机场群中排名第五

但从运载旅客的数量比例来看,长三角各大机场并不均衡。

2019年长三角地区73%的机场旅客吞吐量集中在上海浦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杭州萧山机场以及南京禄口机场这四座机场,而剩下的20座机场占据的市场份额仅有27%。

以浦东机场为例,在2018年卫星厅还未建成时,浦东机场的实际吞吐量就高达7405万人次,远超一、二期设计的总共6000万吞吐量,处于超负荷运行。这带来包括航班延误以及机场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据统计,2018年上海浦东机场出港航班的准点率为72.66%,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中排名较后。

令人吃惊的是,长三角其他机场虽然承担的任务很少,但也很忙。

我们统计了2019年长三角21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后,发现超过一半机场处于超负荷,不仅是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这些发达地区的机场,也包括淮安、连云港、台州、阜阳这些三四线城市的机场,最夸张的是义乌机场,旅客实际吞吐量是规划设计量的2倍。

协同发展待突破

因此,从数字上看,虽然长三角机场不少,但相对庞大的需求仍然捉襟见肘。

这是不是意味着长三角要建更多的机场?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首先,超负载与大部分机场的设计吞吐量过低有关。除了四大机场外,长三角地区机场大多为改革开放后军用机场投入民用,当时运力限制,航班较少,虽然后来各地政府都对机场陆续进行过扩建,但受制于选址、航司、航线等,始终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另外,受属地影响,竞争要远大于合作,也导致机场不愿意或无法分流旅客到其他机场。

长三角目前的24座机场中,有17座定位为国际机场。但开通国际航线数量达10条以上的机场,只有上海浦东、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宁波栎社和合肥新桥5座,分别为117条、51条、35条、14条和11条。

而以上海、杭州、南京三大机场为例,其2019年国际航班数量最多的10条航线中,又有7条是重叠的,分别是飞往大阪、曼谷、首尔、新加坡、东京、普吉和济州。 

长三角地区主要机场的国际航班,多以东亚和东南亚为主,这种在航线网络建设和运力投入的交叉或重叠现象,造成了长三角机场群的同质化竞争,其整体竞争力也被削弱。

因此,虽然长三角的国际旅客运输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从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目标来看,其在洲际远程航点数量上短板突出。

即使是拥有最多国际航线的浦东机场,与首都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相比,其东欧与非洲的航线数量较少;并且,浦东机场的中转率较低,2018年的中转率仅为13%,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国际航空枢纽20%以上的比例。

世界级机场群体系

在未来长三角机场群建设中,提高运力是首当其冲的。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嘉兴、丽水、芜湖等地将新建机场,而上海浦东、南京、无锡等地的机场也将进行扩建工程。最新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称,今后将优化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加快合肥等区域枢纽机场扩建,同时,将布局新增亳州、蚌埠、滁州、宿州等机场,研究论证金寨机场建设,推进阜阳、黄山、安庆、池州等机场改扩建。

来源:《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

按照《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这将是一个世界级的机场群体系。未来长三角机场群规模将达到30座,相当于区域内每1.2万平方公里,就可以拥有1座机场。

更重要的是,在建设中还是要加强长三角机群的差异化运营,提高区域航空运输的协同能力。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积极推动域内机场间的合作,才能发挥出“1+1>2”的效果。

一体化战略中的新角色

在这个背景下,再来看下南通与嘉兴机场项目将扮演的角色,就有了格外的深意。

从距离上看,他们与上海浦东、虹桥机场的距离,在100公里左右,几乎就是上海市外最近的区域了。

南通新机场建设由上海机场集团通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根据规划,上海机场集团将和南通市政府将共同把南通新机场打造成为“轨道上的机场”,未来将形成南通、浦东和虹桥机场的跨区域的多机场体系。

规划占地面积约为67万㎡的南通新机场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达4900万人次,远景规划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这么大的体量,令人猜测,南通机场或许将以国际航班及国际中转客流为主,改善浦东机场国际航线结构问题,全面提升上海空港的国际运输能力,成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转站。

除了国际运输能力亟待提升外,另一个被忽视的是货运能力。作为制造业中心,长三角的货运需求较大。据中国民用航空局2019年的测算,长三角地区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占全国34%,超过了旅客吞吐量的占比,疫情背景下,全球市场对于中国供应链的需求激增,长三角地区机场的货运能力不足愈加凸显。而嘉兴机场项目,目前明确将以货运为主将成为长三角唯一的以航空物流为主的机场,并形成临空产业经济区。快递业巨头圆通已经计划在嘉兴建设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加上配套项目,总投资达122亿元。

蓝图已经展开,但要建立长三角区域层面的机场一体化机制,关键还是要打破行政区域藩篱,构建机场辐射圈、服务圈,既防止区域机场建设过度,又适应区域内日益增长的运载和出行需求。

栏目主编:张陌 文字编辑:连俊翔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