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勇挑大梁|让“好项目”进驻“好地块”

转自:交汇点 2024-11-23 06:48:22

淮安经开区供图

挖掘机、吊车等各类机械穿梭作业,轰鸣声不绝于耳……近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年产50万吨微细旦双组分皮芯高质复合纤维生产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火热。该项目从签约到完成征地报批仅3个月,从规划条件红线到完成用地审批手续仅45天。

“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加速推进的背后,离不开地方对资源要求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用地的提前谋划、科学布局,尤其是土地要素的高效率保障。”淮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爱国说。近年来,淮安经开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支撑,精准对接重大项目需求,聚力整治集中连片区域,让“好项目”进驻“好地块”,为大项目落地留足空间。

携“地”招商——

“项目要地”变“地等项目”

“这本小册子,为我们招商引资提供了‘菜单’,企业可以‘点单’选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淮安经开区招商局副局长吴坚外出招商,总是“册”不离手。“以往项目招商洽谈中,常常需要企业现场查勘、往返沟通,浪费大量时间,等把地块征收等问题解决了,又容易错失项目招引的最佳时机。”吴坚告诉记者,今年4月经开区资规分局编制发布的《2024年产业用地可用地(KYD)资源库地块规划指南》,帮他们解决了难题。

翻开小册子,里面清晰梳理出淮安经开区32块可供项目选址的优质土地,面积总计约4600亩。“规划指南以经开区产业布局为引领,分析规划、地籍、征供地、登记图层等信息数据,并对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退界、停车指标、开口设置等约束性指标给予初步参考。”淮安经开区资规分局局长范端红介绍。小册子每半个月更新一次,确保“月月有新地,项目能落地”,为招商地块推介工作提供精准参考。

该规划指南发布以来,已有11个项目规划选址来自可用地资源库,总面积约950亩。

服务前置——

“淮安速度”见证政务新生态

一期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需32天,从开工到首件产品下线仅需156天;四期单晶硅切片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需27天,5个月实现首片产品正式下线……前不久,天合光能淮安项目再传喜讯,五期项目在用140天完成设备首次进场后,首件产品正式下线。

天合光能连投5期,从最初计划投资50亿元,陆续追加至200多亿元。淮安经开区的“赢商”密码何在?“项目落地后,我们利用土地挂牌时间,迅速组织开展容缺受理,审批‘提位并联’模拟审查项目设计方案、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助推该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具备供地条件、落地急迫的重特大项目,淮安经开区创新推出《重特大项目先行用地意见书》,明确经地方政府同意后,可先行开展前期工作,在地块正式摘牌后,及时办理正式用地审批手续。

优质环境就是吸引力。为让企业在项目审批环节省时省力高效,经开区推出工业用地首次登记“零材料”办理、“即办件”、“交地即开工”等措施,开设企业服务专窗,开展“苏小登”不动产登记志愿服务,提供上门办证送证、企业挂钩帮办、政策法规宣讲等服务,以政务服务新生态不断刷新项目落地建设的“淮安速度”。

精准整治——

“好地块”“好项目”互促共荣

淮安经开区水渡口大道南侧,占地150亩的若态科技文创产品项目主体厂房基本建成,工人们正抓紧进行设备安装。“这里原来是某物流项目地块,但长期未使用,现在已经有了‘新主人’。”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文创产品1200万件,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

针对该片区存在的用地分布零散、土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淮安经开区资规分局通过产业园用地状况调查,摸清集中整治片区内“闲置、低效、批而未供”三类用地分布、交通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情况,按照“土地置换一批、收购收储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模式,展开“一企一策”精准整治。

“腾笼换鸟”,不仅低效用地被盘活了,腾挪出去的企业也因有了更适宜的“土壤”而拥抱更大机遇。江苏银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异地置换后,有近300亩空地可用于新上项目落地,将为企业增资扩建提供有力的要素保障。

闲置土地“串点连片”成了好地块,腾挪企业扎根“新土壤”拥抱好项目……在有限的区域空间里,淮安经开区以科学的资源要素配置,让产业项目迸发出无限能量。今年上半年,淮安经开区先后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约10441.27亩,其中收储土地2432.73亩,保障了总投资额超250亿元的多个重点新上项目,亩均投资额达1027万元。

通讯员 杭卫东 唐筱葳 刘欣鹏 陈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莎沙 见习记者 易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