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老年听力健康核心信息》发布,如何帮他们把耳朵“叫醒”?

转自:交汇点 2024-11-06 18:18:21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老年听力健康核心信息》,旨在推动实施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预防和减缓老年听力损失的发生。记者采访发现,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认为年纪大了“耳背”是自然情况不需多加干涉,实际上这种理念是误区。

我国约1.2亿老人听力受损

听力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和《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测算,我国约有1.2亿老年人患有听力障碍、听力受损。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张鹏在临床上发现,与测算数据相比,关注听力问题的老人及家属并不多。

“年纪大了听不清是正常的吧?老人其他方面都很健康呀。”“没太关注过老人的听力,除了看电视的时候声音很大,其他好像一切正常。”这些回答,是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多次听到的答案。

张鹏解释,老了会“耳背”确实有一定道理,老年听力残疾人群主要致残原因就是老年性耳聋,占比超过66%。老年性耳聋指的正是因年龄老化而出现的听力损失,此外,各类慢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也会因为持续微循环障碍,导致耳内细胞缺血缺氧,缓慢影响听力。老年人听力障碍具有缓慢渐进性和隐匿性,有研究发现很多老年人在出现听力问题的9—10年后才寻求专业帮助,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衰老是听力受损的自然原因之一,但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引起很多问题。”张鹏说,老年人听力损失早期以高频听力受损为主,言语识别率会逐渐降低,长此以往老人就会主动减少社会交往,甚至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变得更加孤僻,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也会因为对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警告声,如鸣笛声等感知能力下降,增加安全风险。

及时干预听力问题

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耳朵是“用进废退”的器官,出现听力问题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会导致耳朵对声音越来越不敏感,大脑对语言的分辨能力也会变差,即使后续采取干预措施,也可能出现听得见声音,却听不懂意思的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张鹏提醒,如果家人发现与老人沟通出现困难,老人经常“听岔”信息、需要大声喊着说或老人看电视手机时需要调到很大音量,都可能是听力受损的表现,需要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如果是疾病引起的,要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按照听力损失程度选择适宜的干预方法,早期以药物和聆听训练为主,效果不佳时就要考虑酌情验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记者查询发现,助听器价格相差悬殊,从100多元到几万元不等。百姓对此的接受程度也并不高。

在某大型连锁助听器品牌江宁店,记者见到正在带着母亲做助听器保养的刘女士。她告诉记者,母亲已经82岁了,大概10年前出现听不清的问题,“当时就是药店随便买了个几百块的助听器,但是老人不愿意戴,后面听不清的时候偶尔戴戴觉得杂音特别大,时间久了听力越来越差,这才带她到医院检查,最终到专门做助听器的店购买。”

经济因素是限制很多人选择助听器的重要原因。该品牌店店员告诉记者,便宜的助听器原理就是扩音器,会平等地放大一切声音,用户佩戴起来反而会接收到更大的噪音。“我们店内的助听器均价都在万元以上,确实很多人表示价格过高不能接受。”

张鹏提醒,佩戴助听器不等于“万事大吉”,助听器只是一个辅助工具,需要不断配合语言刺激训练,逐步帮助老人提高言语分辨能力。助听器也不是随便买来即用的,必须经过有专业资质的验配师帮助调试才能达到效果,如果验配条件和技术达不到要求,不但不能发挥听力补偿的作用,还可能造成新的听力损伤。“而且随着听力的变化,也需要定期调试到最适合患者的状态。”

关爱听力健康

需要各方协同努力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老年听力健康核心信息》中作了远离噪声环境、科学使用耳机、注意耳部卫生、合理使用药物、定期检测听力、及时看病就医、尽早助听干预、改善交流方式、营造适听环境、关爱听障老人等十条提示。

业内专家坦言,专业的听力检测需要使用相应的听力学评估、测试、诊断设备,在测听室等特定的声学环境中完成。对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而言,大规模开展听力普查确有难度。

这对个人及家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个人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避免噪音接触,不要抽烟喝酒,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也需要家庭配合,多陪伴听力受损的老人,耐心沟通,达到听力康复训练的目的。

张鹏建议,老年群体及其家人应提高防治意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最终达到改善听力,解决语言困难,从而真正改善老人生活质量的目的,减少社会负担。“也希望科研工作者不断加强研究工作,运用现代科技让远程验配助听器、开展语言训练等成为可能,覆盖更多偏远地区患者,多方携手,共同关注听力健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