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40岁生日快乐!回眸这些上海译文出版社经典图书,你会一直读下去吗?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8-08-08 14:17
摘要:“对一家文化单位来说,我们常说‘我是读着你们的书长大的’,更值得期待的是后一句,‘我会一直读下去的’。”

1978年4月,封面和书脊上印着“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斯巴达克思》中译本上市。这本书是“文革”结束后,首次公开发行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一批为群众喜爱的文学读物陆续出版,标志着我国文化界、出版界的复苏。在8日开幕的“有我世界更大”主题回顾展上,从《斯巴达克思》发端,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上海译文出版社40年发展之路渐次呈现。当天上午,展览开幕与分享活动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8日至28日,上海译文出版社还策划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与读者分享阅读的快乐。

 

上海译文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它的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外国文学编辑室。经过40年演变,上海译文出版社发展成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出版领域涵盖外国文学、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及外汉词典、外语教育用书、外国文化生活图书、童书和数字阅读产品,在学术界和读书界赢得良好声誉,成为上海的的文化品牌之一。

1978年5月,中宣部批准恢复“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的出版工作。“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收入共计近150种名著,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出版,因其简洁雅致的网格状封面设计风格被称为“网格本”,影响了几代读者。

 

中国当代许多知名作家都清楚地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他们是如何从译文社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外国文艺丛书”及大量的西方文学经典和现当代作品中汲取营养,活跃创作思路的;学者们通过译文社出版的“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当代学术思潮译丛”开拓了视野,拓展了研究方向;如今不少年长海归者,当初出国的行囊中,都有一本《新英汉词典》或《新英汉小词典》,陪伴了他们在海外打拼的风雨旅程。据不完全统计,在迄今约110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中,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其中60多位作家的作品。译文社还在在中国出版史上创下了多个“第一”:如率先与外国出版商合作推出合作中文版《世界时装之苑》(ELLE)杂志,将时尚活力的生活方式带入中国;率先组织我国专家学者自建语库、独立研编大型双语工具书《英汉大辞典》;在中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之前,第一个签约购买了海外畅销书《斯佳丽》中文版权,开创了中国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先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社会对思想解放的渴求为译文社的翻译出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译文社适时推出了介绍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系列图书,“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就是其中的代表。

1985年12月,译文社推出了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代表作《人论》,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收入这部书的大型丛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即著名的黑皮书)几十年来成为中国几代知识分子重要的学术参考。此外,译文社还从1987年开始出版“当代学术思潮译丛”(即著名的黄皮书)。

你的书包里、行囊中,是否都有过一本译文工具书?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传统出版业面临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和互联网碎片化阅读的冲击。译文社积极探索转型之路,立足已有优质图书版权,进一步明晰产品条线,打造出符合不同读者需求的名著经典系列,如“译文名著文库”、“译文名著精选”、“译文经典”系列,并力邀国内一线设计师为其设计封面装帧。其中,“译文经典”系列就因其小巧别致的开本和独特雅致的装帧风格被读者亲切地称为“窗帘布”系列,成为众多读者购买外国文学、社科经典的首选。立足名著经典版权经营的同时,译文社还不断明确“编辑的核心价值”,鼓励编辑选好书、做好书、推好书,相继成立了“世纪新文本出版中心”、“外国文学出版中心” ,积极引进如村上春树、翁贝托·埃科、米兰·昆德拉、纳博科夫、玛格丽特·杜拉斯等当代名家的作品系列。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E·B·怀特的《夏洛的网》、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等百万乃至千万级畅销精品均是在此时期由译文社引进出版,瞄准年轻读者市场引进出版的《一个人的好天气》等文学作品也被争相传阅。

译文社第一个与外国出版商合作推出合作中文版《世界时装之苑》(ELLE)杂志,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高端时尚业的发展。

 

最近十年,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移动阅读终端逐渐普及,译文社以“全版权、多形态”的理念推进“纸电同步”出版,为读者提供便捷化、高质量、新体验的阅读产品,搭建了数字版权经营管理体系和作译者数字版权库,开拓国内外电子词典市场,大力发展电子书、有声书业务,开发大型双语工具书编纂平台和深度结构化数据库。目前,译文社授权合作的电子书销售平台已达20个,电子书在售品种逾千种,其中不乏村上春树等畅销作家的新作。“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当代每个中国读者的家中都一定会有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书,我们还可以很自豪的说当代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想要看书,只要打开手机、kindle或戴上耳机,都能和译文出版社的精品相遇。”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说。

陆谷孙主编为英汉大编纂工作手绘的进度表

 

2012年起,译文社正式建设自有的大型双语工具书数字化编纂出版平台。2014年8月《英汉大词典》(第三版)编纂工程启动,明确了新的大型双语工具书编纂的成果不仅体现为纸质书形态,更要为用户提供适应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综合性知识服务系统。译文社还将触角探至多形态出版的新领域,2011年出版美国《纽约客》记者彼得·海斯勒(何伟)的非虚构作品《寻路中国》,继而又推出《江城》《奇石》,以这三部畅销作品为龙头,译文社引进了一系列非虚构作品,“译文纪实”系列口碑渐起。去年11月,译文版又成立童书出版中心,立足“原创+引进”图书双线发展,以“出版+教育”融合为发展特色,搭建中外童书出版的交流平台。国外版权和中国故事,纸质书和互联网+,经典传承和创新融合并举,年出版图书700余种的上海译文出版社不愧中国一流外国文学出版中心、人文社会科学译著传播重镇和原创双语工具书编纂基地的称号。

 

“一流的选题和出版物,一流的编辑队伍和译者队伍,再加上包括检查校对在内的一流的出版社工作团队,这些从立社开始就坚持的标准,是译文社的出版物能得到读者信任的原因”,从新文艺出版社时期就从事外国文学编辑的译文社创社元老之一、老翻译家冯春说,上海一直是外国文学出版的中心,新中国成立前,郭沫若、茅盾、巴金、赵家璧等前辈就在上海开展了外国文学的翻译、出版工作,为上海的外国文学出版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继承了前辈的外国文学遗产和优良传统,创造了新的辉煌。他勉励编辑后辈,一要多读书,增长知识,符合编辑是杂家的需求;二要多读一些古今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提高文字能力、文学功底;三要多练字,至少写得端正、规范,殷切而诚恳的期望赢得阵阵掌声。

草婴、祝庆英、郝运、叶麟鎏、吴岩准备为读者签名

 

“上世纪70年代,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译文社推出的《世界之窗》杂志真正为读者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窗。”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40年过去,译文社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出版品牌,有核心的编辑能力,能为读者提供出版+服务,为行业生态提供正向能力,为中国文化发展创造更多可能,“对一家文化单位来说,我们常说‘我是读着你们的书长大的’,更值得期待的是后一句,‘我会一直读下去的’。”

 

图片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