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着调青年 > 文章详情
我们让废墟开出了永生的花 | 着调青年
分享至:
 (2)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曾繁宜 2018-07-24 09:59
摘要: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雕塑系及摄影系的90后女孩水一和Wenli,日前在汉源汇分享了她们在云南为震后灾区筹划的公共艺术项目——青山依旧(Living Ruins)。

 


 

一切从“治愈”开始说起

 


2014年12月,冬日里平凡的一天。从北京和南京起飞的两架客机,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山城重庆,是大部分乘客的终点站,却是三位90后的起点。会合后,他们旋即搭上了往云南昭通的飞机。接着,又马不解鞍地从昭通机场乘车到鲁甸县。夕阳的余晖并未落下行程的帷幕,第二天,县城的区间车又载着他们翻了一座山,终于,他们到达了目的地——龙头山镇。

 

此时,距离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仅仅过去4个月。山河破碎,牵动着全国人民忧虑的神经。

 

此地,是鲁甸地震的震中。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砰砰砰,龙头山镇镇政府临时办公点的大门被敲响。门开了,站在门口的是那三个远道而来的年轻人。“我们是在美国留学的大学生,想要为灾区建一个公共艺术。我们是来找镇长的。”可镇长恰好不在,热情的工作人员便将他们带到火炉边等待,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嗑起了瓜子。

 

“‘青山依旧(Living Ruins)’项目是我们三个人想给龙头山的一份精神援助。”主修雕塑专业的水一说,他们想通过给当地建造一个互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慰藉灾区人民的心。“有个八岁的小女孩,在地震发生之后突然就不说话了。灾害发生后,伤亡惨重的家庭和个人会得到物质的补偿和资助,但那些心灵上受到创伤的人,往往被忽视。”

 

 

怀着忐忑的心情,做好被拒绝的准备,水一、Wenli和bin向镇长和支书真诚地讲述着他们此行的目的。“我一开始真的特别悲观,灾区是一个那么严肃而充满悲伤的地方,政府正忙着组织重建家园,孩子们还在倒塌的废墟中上学,人家凭什么去接受三个贸然到访的大学生提的建议呢?”Wenli说。但让她倍感意外的是,他们的想法竟然得到当地政府非常认真的对待。“可能觉得我们虽然人在国外但心系祖国吧!镇长也认为这个提议很好,非常支持我们。所以当晚我们便着手设计这个雕塑。”

 

夜深了,龙头山镇在静默中沉沉睡去,而招待所的一间客房,却彻夜醒着。水一提出,这个公共雕塑必须要加入“治愈”的元素,方可达到精神慰藉的目的。“我们不能放一个特别学院派的东西在那儿,这样无法和大家交流。”经过几番斟酌,设计图稿终于火热出炉。

 

 

龙头山镇的山体非常特别,层层叠叠不断沉积,学建筑的bin便将雕塑的主体——“山”设计成当地独有的风貌。断裂成三块的“山体”,围绕着中间的“废墟”,整个雕塑长6米,宽3米,高2.5米。“山体”断裂处将被种上当地特有的植物,这个设计也是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植物刚种上去的时候,还可以看见触目惊心的“残垣断壁”,但随着绿色生命慢慢生长,逐渐填补上骇人的裂缺,新生的力量缝合了流血的伤口。这蓬勃的盎然生机,昭示着希望和重生。

 

 

灵感的创造者水一说:“当代艺术的抽象形状有时候很难被理解,所以我就想雕塑里一定要有植物!不论你受什么程度的教育,能不能欣赏艺术,当看到花开就会欣喜,看到草木繁茂,就会充满希望。”

 


 

因为相信,因为爱心,因为责任

 

 


但是,筹措经费始终是一个跨不过的难题。

 

三名胆大心细的90后决定在网上发起众筹,期待着依凭“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来完成“青山依旧”项目。

 

万事开头难,幸运的是,他们在公布众筹计划的第一天,就碰上了贵人。定居深圳的Dr.Blimegger先生在看到项目计划后,立刻捐助了大笔资金,这份鼓励让三个年轻人士气大涨。他们踌躇满志地等待着众筹完成的那一日。

 

然而,这一天并没有到来。在众筹宣告失败的当天,Dr.Blimegger发来信息,激励他们不要放弃,这份赞许深深地振奋了三人,与此同时,他们有了一个更加“不可思议”的想法——能否邀请Dr.Blimegger先生成为“青山依旧”项目的独家赞助人?“我们真的不敢相信一路上碰到那么多贵人,Dr.Blimegger与我们素未谋面,却愿意相信我们。在我们的邀请下,成为了整个项目的‘金主爸爸’!”

 

Dr.Blimegger先生并不认为“相信别人”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几个学艺术的大学生总不至于为了骗我一点钱去折腾那么复杂的项目吧?我在中国待了很多年,也曾经资助了很多众筹项目。但那些项目,与其说是资助,不如说是投资。‘青山依旧’是我第一个纯投入、不求回报的公益项目。我总想为中国尽一份力,不只是爱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无论怎么样,也是我们和村民一起建起来的东西”

 


进入龙头山镇必经的公路旁边,有一个山坡,站在那里可以看到小镇的全貌。水一他们设计的雕塑,就建在了那里。“我们原本希望雕塑可以在大家日常生活的地方,居民闲时可以去给植被浇浇水,看一看,有个互动。但地址是镇政府选的,他们建议不要距离生活区太近,不要整天提醒大家这些悲伤的过往。”

 

 

雕塑竣工的那一天,水一、Wenli一行人邀请老人和孩子将废墟里的残骸和当地特有的兰草,嵌入雕塑的缝隙中。“原本的设想是种下植物的种子,这样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生长过程。但一想到刚开始光秃秃的不好看,最后还是直接把植物种了下去。”

 

 

“作品完工之后,我们都觉得现实和预想总是有点差异——这个雕塑,似乎,有那么一点诡异,有点像个‘坟头’?形状有点改变,灰不拉几的,还长了点稀稀疏疏的草。”

 

 

Wenli和水一有点无奈。当时龙头山镇还在进行灾后重建,进镇子的公路有半天是封路的,建筑材料也要优先灾区建设使用,所以雕塑的建材需要从外面一点点运进来。“我们的能力有限,施工方面很依赖当地政府的安排。但这些本就是完成公共雕塑必须做出的妥协。而且,无论怎么样,这都是我们和村民们一起建起来的东西。”建造雕塑的全过程被Wenli拍摄成一部小型纪录片,摄影机记录下三个年轻人力图用艺术“治愈”灾区的每个珍贵瞬间。

 


 

离开,是为了回来

 

 

故事还没有结束。

 

一年后,三个年轻人再次回到了龙头山镇。故地重游,他们意外地发现雕塑的旁边竟然,竟然,多了一座碑!是一座四面有佛像,可以供人祭拜的碑。村支书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人在这里建了这么个东西,还时不时有人过来拜一拜。

 

 

惊讶之余,更多地是惊喜。“我们最初的预想是治愈,是重生。雕塑建出来之后,我们有点失望,因为跟设计的不大一样。但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一年以后,镇上的居民赋予了雕塑新的意义——这里成为了一个缅怀的场所。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待。”这似乎向水一、Wenli他们传递了一个信息:“青山依旧”用艺术“治愈”受灾人民的心愿,已经达成。雕塑,成为了一个治愈的符号。

 

“曾经我们还遗憾自己有许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后来慢慢明白,公共艺术价值的体现不在它建成的那一刻,而是在它长期存在的过程中,不断地带给人们影响和感动。”

 

重返龙头山镇,水一、Wenli一行人又有了新的想法——给镇上的居民拍家庭照! “既然建雕塑是用艺术去疗愈他们,摄影也算是一种艺术呀!”当地没有照相馆,相片洗出来之后,先被寄送到村支书手里,再由他发给居民们。

 

 

艺术的治愈,让最绝望的废墟开出永生的花。

 

这朵花,叫“希望”,花语是“新生”。

 

栏目主编:吴桐 文字编辑:吴桐 图片编辑:tongwood@yeah.net
图片均由被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