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岐山村里,“七十二家房客”的治理经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2016-02-15 13:37
摘要:岁月变迁,老洋房里的住户换了一茬茬,变了格局。如今,十多户居民合住在一幢房屋内,合用厨房和卫生间,成了“72家房客”。“这片开放式的老洋房弄堂可不好管啊,很考验我们的治理方式。”江苏路街道岐山村居委书记严月华如是感叹。

这里是有名的历史文化名人村——愚园路上的岐山村。常有访客慕名而来,在老弄堂的角角落落里寻访昔日的人文印记。


岁月变迁,老洋房里的住户换了一茬茬,变了格局。如今,十多户居民合住在一幢房屋内,合用厨房和卫生间,成了“72家房客”。


一边浸润着历史的文化底蕴,一边上演着阁楼里的方寸之争。
 

“这片开放式的老洋房弄堂可不好管啊,很考验我们的治理方式。”江苏路街道岐山村居委书记严月华如是感叹。

 

从芥蒂到买账

 

穿梭在长长的弄堂里,时不时会瞥到考究的门牌和窗阁,古色古香的;但也会被高悬在头顶的腊肠、衣裤所“惊扰”。柴米油盐毕竟是居民生活的底色。
 

虽说是地处中心地段的老洋房,可“72家房客”的局促、逼仄随处可见。10多户人家合用三、四个灶台,甚至更少;一个信箱要标上两、三个名字。
 

“有条件的都搬走了,这里以老人和租户居多,物业管理又不到位,最闹心的就是厨房大战。”居民老陈是见证者,今天你家烧菜多占用一张桌,明天她家晾晒衣服多挪了一尺阳台。“蜗居,关系能不紧张吗?”
 

街道决定实施厨卫公共空间改造工程。
 

一开始,很多居民对此心存芥蒂。厨卫工程改造由街道出一部分资金,住户出一部分资金,这对大家是好事,可征求意见时都沉默着。负责厨卫工程的岐山村块长施申新说,“改造就意味着重新分地盘,谁也不想吃亏啊。”
 

可契机也正在改造中。
 

弄堂里搬来一户居民,处处不便。“五、六户人家合用一个水斗,烧饭时常上演争抢大战。我是新住户,几乎没地方落脚。”
 

这户居民上门求助,居委“顺水推舟”,征求几户人家意见后制定了改造方案。一装就是三个水龙头,还更新了厨房灶台,加装了电灯。
 

显然,这是多赢的事——油的灶台安装了大理石台面,灰蒙蒙的墙面铺上了瓷砖,加装了吊厨、底柜,整修了地面,局促、争吵也少了。
 

“原来几乎是 ‘泼不进的水’,现在,居民们开始买账了。”严月华说。

 

一寸之争的面子

 

可方寸间的争抢依然会上演。
 

七、八个平方米的合用厨房,老吴家就独占了2个煤气灶。轮到他们这栋楼改造时,他坚持延续原来的厨卫格局,也理直气壮,“我是这里的老住户,从小就在这长大的。”
 

“你就让个电饭煲的位置吧,也就20cm。”闲聊时,施申新见缝插针。
 

老吴依然笑嘻嘻的,但没接这句话。
 

过了几天,施申新又和他聊起这事,“让老樊家搁个电饭煲,做个饭嘛。”
 

这次老吴松了口,答应了。
 

施申新说的20cm是个概数,工程队把这个灶台做到了30cm。可老吴较了真,他跑到施申新那里去论理,“我家灶台怎么变短了,当初你说的20cm,怎么多划了10cm呢?”
 

施申新跟他讲情理,谈着谈着,老吴不再计较这10cm 了。“你们的面子我买。”
 

从厨卫公共空间改造开始,一系列的改造紧随而来。
 

这里的老洋房是砖木结构的,房子很“脆弱”,最怕发生火灾。居民霍白说,以前,他总是担心安全问题,他的父亲是位工程师,每天都要打着手电筒到楼道里巡视一番才睡觉。
 

可现在,霍白不再担心安全问题了。街道楼道里配备了喷淋、便携式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还定期维护检查、更新。街道通过与社区单位电力公司共建共治,还更换了老洋房内的老化电路。以前信报箱、牛奶箱杂乱无章,现在通过“家门口工程”,换了新的信报箱、牛奶箱,每个楼道里还装上了扶手,老人上楼不再吓咝咝。
 

“都是上百年的房子了,毛病一大堆,这些改造可谓雪中送炭。我们也不想太计较那一尺一寸的地盘了,这面子还是要给的!”曾闹得面红耳赤的居民这么说。

 

文化为媒的弄堂公约
 

“其实,居民也不是买我们居委的面子。”严月华说,这面子是老洋房本身。
 

相比别处封闭式的老洋房群落,这里是老弄堂。而弄堂是敞开的,不好管,但弄堂也正有弄堂的特色。
 

“阿拉住的楼可是文化人住过的。”说起这里的名人,很多人家都如数家珍。阁楼里有墨香,油盐酱醋里透着丝丝文韵,住户家小情小调的不少,雕着窗花、养着八哥。
 

应着居民的文化情怀,这里兴起了弄堂文化,定期举行的弄堂游戏活动,让居民重温儿时回忆; 在老弄堂电影周上,专业的电影播放队伍为居民播放起露天电影,让大家重温老弄堂夏日风情。居民们自发组成了一个个文化团队。“跳新疆舞、大合唱、下象棋、练书法,活动室里排满了节目。”严月华说,这种弄堂文化氛围给稍显局促的生活环境带来敞亮。
 

“刚刚一起围着唱歌,回去烧饭自然不会为了几寸地盘而争吵,大家都会让一让。有时候,厨房间还飘出阵阵歌声呢!”
 

“一家有喜大家来贺,一家有事大家关心”,这是弄堂生活的特点。而文化恰恰是化解居民隔阂的最佳助剂。居委干部将重心逐步放在培育居民自治载体上来,引导居民自己管自己的事。
 

由文化牵媒,岐山居民区成立了由党总支、居委会、社区民警、物业公司负责人或小区经理及部分居民议事员共同参与的“弄堂议事会”,弄堂的事由居民自己定、建设自己管、发展大家想。议事会每月召开例会,居民议事员就近期居民反映强烈的小区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弄堂公约”。比如,针对困扰小区居民的群租问题,通过议事会这一载体,动员其共同参与群租整治。
 

“有事情,老吴可以不用来找我,他可以参加 ‘弄堂议事会’,和其他居民一起商议解决。”施申新说。

 

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愚园路1032弄111号,是钱学森曾居住的楼。
 

一度住满居民的底楼如今空出来了,“经与居民商议,我们准备重新开放钱学森旧居。”江苏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田骏说。
 

就如老照片里所呈现,这里恢复起了当时的模样,考究窗棂、木地板、一些珍贵的旧物。“居民们很支持,有人还捐赠了红木家具,还得到钱学森儿子的支持,他准备去杭州搬来父亲当年用过的物品和家具。”
 

旧居开放试运行那阵子,很多人慕名而来,有当年在大西北火箭发射基地工作过的科学家,有钱老生前的亲友、同事,有附近的中小学生。
 

而与这间20多平方米的旧居一墙之隔的是公共厨卫间,走进去,灶台清爽,地面整洁,“来参观的人多了,居民们会不会觉得受影响?”记者问。
 

“他们觉得,与大师同住在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社区,自己也感到很自豪。”严月华说,岐山村的居民志愿者还成立了工作室,义务为青少年们讲解钱学森的事迹和岐山村的历史。不仅是钱学森旧居,这批义务讲解志愿者,为喜爱老洋房文化的人们讲述这一幢幢房屋背后的故事。街道还组织社区团员青年开展老洋房骑游活动,一起探访优秀经典建筑。
 

岐山村弄堂的文化突围还搭上了更大的列车,街道干部们意识到,去年开始的愚园路历史风貌街改造为岐山提升街区文化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我们注重文化底蕴的挖掘和传承,打造以‘老弄堂文化’为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通过开展各类弄堂文化活动,增强这里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田骏说。
 

链接

 

位于愚园路1032弄的岐山村是愚园路上颇为著名的新式里弄之一,建于1925年—1931年间,由美商中国营业公司、中央信托局和一些富商投资建成。中国现代派文学开山大师施蛰存先生曾长期居住于岐山村。著名爱国志士杜重远在上海时也寓居岐山村,当时结识了沈钧儒等爱国人士,并与邹韬奋结为莫逆之交,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而钱学森、祝希娟等知名人士也都曾在此居住过。

 

(本文来自解放日报。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