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方笑一:一语成谶!苏东坡写的哪首诗预示了他一生际遇?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方笑一 2018-04-08 06:40
摘要:他每经历一次磨难,就对人生想透一层,再经历一次,又想透一层,最后他经历了大磨难,才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个苏轼的样子。

【编者按】《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于日前收官。与前两季一样,在比赛中多次出现苏轼(苏东坡)的诗词。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暨现场学术顾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笑一近日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第三季)系列讲座中发表了演讲。他认为,苏轼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一个全才,我们要读懂苏轼,就要读他全部的东西,对他的人生经历一定要了解,更要从诗词中体悟他的人生境界。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一个全才,这个“全”表现在各个方面,最有名的当然是文学。而在文学里面,他的诗、词、文章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苏轼的书法作品拓片。

“他真的是成就巨大”

 

也许有人认为,“巨大成就”可能是我们讲文学史时的一句套话,因为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他们对诗词文章的确也都很擅长。但我们在说苏东坡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时候,他真的是成就巨大。这话什么意思呢?

 

在诗歌方面,苏东坡和黄庭坚堪称是宋诗形成其自身特点的代表人物。黄庭坚也是苏东坡的学生,当然他的年龄跟苏东坡相对来说比较接近一些。

 

在词的方面,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一个代表人物。在苏东坡之前,北宋的词基本上风格是婉约的,多写贵族女子的日常生活,写文人很细微的感情,写爱情等。但是从苏东坡开始,一下子把词的境界扩大。后来出现很多豪放词,比如说我们很熟悉的南宋的辛弃疾、刘过、陈亮等人,他们都是豪放词的代表。如果没有苏东坡的话,词的面貌在他身后,在两宋之交、在南宋,不会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样子。

 

大家可能比较忽略的是苏东坡的文章。苏东坡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唐宋八大家里面,宋代的话,苏东坡绝对是毫无疑问、毫无争议的魁首。

 

苏东坡的文章好在哪里?晚清学者刘熙载写《艺概》,里面有一部分是《文概》,专门评论前代文章。其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很深,他说:“东坡文虽打通墙壁说话,然立脚自在稳处。”好像本来有个墙壁,苏东坡的文章善于打通墙壁说话。打通以后怎么样,是不是就漫无边际?不是。“然立脚自在稳处”,看起来文笔非常灵活,有一种圆活流转的美感,但他说理也好,抒情也好,叙事也好,文章的立足点都是非常稳健的,不会泛滥无归。当然,苏东坡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跟韩愈、柳宗元等我们熟知的唐代著名的古文家风格不一样。

 

苏东坡无论是他的诗、他的词,还是他的文,里面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外在的表现形式,都比较容易被今天的读者所接受,而且这个读者是各种各样的层次,老先生可能有兴趣,青少年也会喜欢上苏东坡。社会上有些人并没有读过苏东坡多少作品,但也会喜欢据说是苏东坡研制出来的美食。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苏东坡的诗词和人生境界”。先来简单讲讲苏轼的人生轨迹。

 

一生行迹可用两句诗概括

 

苏轼一生的行迹可以用他写的《游金山寺》来概括。金山寺在今天的镇江。“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苏轼写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他是四川眉山人,比较接近于长江的上游。古人不知道长江源头其实是在唐古拉山。在苏轼看来,家乡似乎已经是长江的源头,所以叫“我家江水初发源”。所谓“宦游直送江入海”指的是江流入海中,因为苏轼当时在镇江,长江一路流过来,一直流到镇江。古代有一段时间,长江的入海口的确曾是镇江和扬州之间的江面。我之所以举出这两句话概括他一生做官的轨迹,是因为这两句诗看上去有点“一语成谶”的意思,因为他最后被贬到儋州去了,儋州就是今天的海南岛。海南岛四面都是海,他是真的“宦游”去了大海。当然他晚年遇赦北还,又回来了。

 

我把苏轼人生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他出生到21岁,即从景祐三年(1037)出生到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在这一时期,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没有写过很多作品,但已表现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在他8岁的时候,非常关注石介的《庆历圣德诗》。这首诗主要是歌颂庆历年间那些有所作为的政治家。他问了老师不少问题,老师说:8岁的孩子不要问,你懂什么?但他说:这首诗所歌颂的既然也是人,我为什么不能了解一下呢?

 

第二个阶段是从21岁到43岁。嘉祐二年,父亲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进京应试。这一年,是北宋文化史上有名的一年,当时考中进士的除了苏轼之外,还有曾巩、程颢,他们都是后来著名的文学家或思想家。那一年礼部考试主考官是欧阳修。

 

到宋神宗的元丰二年(1079),发生了“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重要的转折点,如果没有乌台诗案,也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个苏轼了。“乌台诗案”后,他的人生也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从他44岁到58岁。乌台是御史台的别称。汉代开始,御史台通常会种柏树,柏树上栖了乌鸦,所以又叫柏台,也叫乌台。苏轼被朝廷逮捕之后,下御史台狱,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之后司马光重新被起用,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知登州(今山东蓬莱)。此后,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又知礼部贡举。又到杭州等地去做官。

 

第四个阶段是58岁到66岁。这个时期也是苏轼人生的低潮时期。因为哲宗亲政,他心里是倾向于神宗,倾向于新党,然后就对旧党进行打击。于是苏轼被贬到广东惠州。苏轼虽然在惠州写了很多励志的诗,其实条件非常艰苦。然后他又被贬到海南。他本来以为会死在海南,棺材都预备了,但非常幸运的是,他最终遇赦北还,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的时候,他北归途中在常州去世。以上四个阶段是苏轼一生的大致行迹。

苏轼所作《雪浪石盆铭》的清拓本。

苏轼兄弟的诗有何区别?

 

据统计,目前流传下来的苏轼诗有2700多首、词有330多首。结合苏轼的人生轨迹,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诗词。

 

苏轼的诗词创作始于他人生的第二阶段。

 

苏轼母亲程氏去世,苏轼在丁母忧结束后,与父亲及弟弟,沿着长江,到了湖南。一路上,他们乘着船,写了很多诗歌,这是苏轼最早写的一些诗歌。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兄弟俩的诗,看看苏轼的诗有怎样的特点。

 

比如这首《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这首诗非常真实地描绘了青年苏轼坐在船上,看到的两岸飞速逝去的景物。诗中所写的“变态”不是今天所指的变态,而是指发生变化。我读这首诗,感觉就一个字:“快”。他写得非常快,写到很多景物:船、群山、前山、后岭,又有山间的小径、山上的行人,又有坐船者、孤帆、飞鸟,这么多东西,一共才56个字,全部呈现出来,写得极富动感,速度很快。因为在行船,有很多景物是扑面涌来,眼睛都来不及看,等你反应过来,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船已经开走了,这首诗就让我感受到景物移动之迅疾。

 

非常幸运,他的弟弟苏辙也留下一首同题的诗,而且他眼睛里看到的景物跟哥哥苏轼应该一样。那么,苏辙的《江上看山》是怎样描写他所见之景的呢?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榛赤如赭。

莫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云霭新画。

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秾秀,依然不负远来心。

 

你更喜欢哪首诗?我问过不少人,他们大多觉得苏辙写得好。我觉得之所以大家觉得苏辙这首诗更好,一是因为它的构思行文,比较符合人们通常的心理节奏,有一种延宕之美。二是更加接近于我们读到的大多数七言律诗时的那种审美感受。而苏轼的《江上看山》则是把很多意象堆叠在一起,就像走马灯似的,大家一下子不习惯。诗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但我要指出,就描写的技巧来说,其实是苏轼的诗更为出色,每一句写景,都有实打实的信息量,同样56个字,苏轼能够把各种各样的景象、速度、变化全部融摄进去,笔力非凡。

 

下面我再举一个例子。

 

苏轼要去凤翔做官。这个时期他写了非常有名的一首诗叫《和子由渑池怀旧》。

 

弟弟苏辙送他,经过河南渑池这个地方,两个人分手后,苏辙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给哥哥。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苏轼收到弟弟的这首诗以后,他和了一首诗,就是《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在苏轼的诗中,知名度属于第一等。

 

两首诗,韵脚完全一模一样。因为是和诗,可以用同一韵部的字,但最高级的和诗,同原诗韵脚要一模一样,所谓原韵原字,出现的前后次序也要一模一样,但最好能呈现不一样的意境,而不是与原诗雷同。这就是功夫。

 

苏辙这首诗,是比较写实的。“共道长途怕雪泥”。旅行的人在外,很怕遇到下雪天,因为古人骑马,地上泥泞很容易摔跤,走路不方便。在嘉祐六年(1061),苏轼兄弟俩考制科的时候,曾经来到过这个地方。当时来的时候,住在一个寺庙里,还在寺庙的墙上题诗。如今故地重游,这个庙还在,于是回忆起当年在僧房里共题壁的情景。“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这“独游”是谁独游?是哥哥苏轼。最后用马的嘶叫结尾,情调凄凉。

 

同样是“泥、西、题、嘶”这四个韵脚,到了苏轼手里,一首名诗诞生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他怎么写?前面两个人话别什么都不交代,先来一个比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他说人在各地游走,就像大雁的脚,踏在下过雪的泥泞之上。它即使在泥上偶然留下一个爪印,但大雁飞走了,你看到这个爪印根本不知道大雁飞哪里,雪再下,大雁的足迹很快就被遮没了。苏轼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和你两个人到渑池来,我们分手了,有谁知道我们来过呢?根本不知道。我们就像走马灯一样,相遇,然后分别,各奔东西。连个爪印都未曾留下,即使留下,我们都是小人物,我们自身为了仕途又不知飘零到何方去了。

 

这样四句比喻,实际上是由苏辙那首原诗触发的,苏辙也写“话别郑原上”,行人远去。但苏轼不跟你讲具体的,他用一个比喻,这个比喻虽然没有提到他们两人,但写出了一切羁旅行役之人,彼此离别时的感受和人生漂泊无定的感觉。这样一来,这个普适性的比喻就永垂不朽了,后来浓缩为著名的成语“雪泥鸿爪”。这是苏轼原创的。有人说这首诗好在富有哲理,其实不能这样说。是苏轼将哲理用很形象的比喻来表现,才使这首诗成为宋诗中的经典。

 

苏轼诗里也有“莎士比亚式的比喻”

 

熙宁十年(1077)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徐州有一个地方被称为“百步洪”,水流非常湍急。苏轼本来约好和朋友一起去,后因公事缠身,没有去。过了一段时间,他才和一个和尚参寥一起去了,“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写了两首诗《百步洪》。其中一首有这么几句: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这几句用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但他的比喻有一个特点,喻体很多,有飞奔的兔子、迅速飞落的老鹰、从千丈高的山坡飞奔下来的骏马,有弹琴的时候琴弦崩断的瞬间,又有射箭时箭脱手的一刹那,又像闪电掠过天际,又像是荷叶上的水珠迅速滚落。整个比喻,本体只有一个,就是百步洪的急流,但喻体有七个。这就是所谓的“博喻”。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介绍到苏轼,说苏轼诗里也有“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就举了这几句作例子。从这首诗又可以看到青年苏轼写《江上看山》的那种感觉。

 

前面谈的都是苏轼的诗,苏轼的词,比诗写得晚,一般认为是从熙宁三年(1070)开始写的,他当时在京城做官。这里特别要讲一首徐州时期写的《永遇乐》: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首词起因是苏轼在徐州夜宿燕子楼时做了一个梦。这座楼原来是唐代一位美丽的女子盼盼住过的,她的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住在里面,没有再嫁,一直沉浸在对亡夫的怀念之中。

 

一位怀念亡夫的唐代美女和徐州的地方长官苏东坡之间有什么关系?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丝毫的关系。但我读这首词,感觉整个历史的发展就像滚滚洪流一样,在那个特别的夜晚,在那一刻,苏轼和那个女子在梦中相遇,梦醒又分开了。那么两者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是历史洪流中渺小的个体,古往今来的种种恩怨,无论是男女爱情,还是仕宦功业,皆如一梦。

 

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词?表面看来有些消极,但其实是因为他对当时的官场颇感厌倦,内心有种深深的不安全感,既想归隐,又很感慨,这首词就是这种复杂心境的反映。

 

旷达是人生磨难磨砺出来的

 

经历了“乌台诗案”磨难的苏轼,在黄州时期写了最有名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词,它出自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相关解读已有很多,我这里只想说两点。

 

第一,人们通常认为,这首词写出了苏轼达观的人生态度。雨已经很大了,但是他却发出长啸,故意慢慢走。拄着竹杖、穿着草鞋的达观形象,是苏轼自己营造起来的。词一般比较含蓄,但这首词里直接申明苏轼的人生态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怎样的人会把人生态度直接申明呢?他是要让你们感知到他的形象,他的达观,他的存在。

 

第二,词中还刻意用了很多对抗人生逆境的语词:“莫听”,就是命令你,不要听;“何妨”,明明有妨碍,故意说“何妨”;“谁怕”仿佛是吵架时候说的话,而他写在词里;“任平生”,仿佛是要跟天气突如其来的变化对抗;最后强调,“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表明对人生中出现逆境、挫折、意想不到的打击,完全无所谓。结合苏轼当时的人生经历,可以发现,他的这种旷达其实是自己苦心营构出来的,晚清郑文绰说此词“以曲笔直写胸臆”,真是善于体察。

 

最后,我来说说苏轼晚年的两首诗。

 

一首是《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这是元符三年(1100),苏轼遇赦北还,要渡过琼州海峡,这对他是天大的喜事,他没想到能活着再回到大陆上。其中 “天容海色本澄清”一句写得非常好,这当然是苏轼在半夜渡海时看到的实景,更写出了多年来沉冤得雪的一种快慰,正所谓天理昭然。最后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说,我把贬谪海南的经历当作平生最奇妙的一次游历,你们哪有机会像我一样饱览海南岛的美景呢?其潇洒、豁达溢于言表。这首诗代表了苏轼晚年精神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另一首是《答径山琳长老》。

 

这首诗写完两天后,苏轼去世了。一个人去世前两天,应该是什么样?现在的人大多是身上插满了管子。而苏轼还能写诗,不但能写诗,还能用典故,用《高僧传》里鸠摩罗什的典故。这位高僧临死时,叫三个外国弟子给他念神咒。苏轼诗中说“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鸠摩罗什你这个境界太差了,到了最后你还没有看破,念咒有什么用,人终归难逃一死。

 

苏轼是在常州去世的。他当年离开黄州之后,曾经不想做官,给朝廷上表想在常州买几亩地,隐退于此,但朝廷不同意。但最后苏轼在北返途中,还真在常州去世了。这可能也是天意吧。

 

通读苏轼的诗词,你会发现他是一个旷达的人。但这种旷达,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人生挫折和磨难,一点点磨出来的。他每经历一次磨难,就对人生想透一层,再经历一次,又想透一层,最后他经历了大磨难,才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个苏轼的样子。所以,我们要读懂苏轼,就要读他全部的东西,对他的人生经历一定要了解,更要从诗词中体悟他的人生境界。

 

整理人:王珍,演讲稿经作者本人审定。


【思想者小传】

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暨现场学术顾问、东方卫视《诗书中华》学术总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宋代学术。主要著作有《经学、科举与宋代古文》、《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中心》、《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超越人生的文学——〈苏轼文集〉导读》等。(作者照片由上海市社联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内文图:新华社、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