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上海代表学习讨论十九大报告③】新发展理念,提升国家竞争力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志彦 朱珉迕 张骏 谈燕 2017-10-21 11:00
摘要:新发展理念,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深刻调整和变革,中国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连日来,上海代表们在学习讨论十九大报告时纷纷表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创新驱动要学会“顶天立地”

 

王曦代表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张驰 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王曦代表说,报告在讲贯彻新发展理念时,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创新放在了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高度。

 

王曦认为,实现创新发展,需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建立战略科技力量;“立地”,就是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通道,并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拥有非常雄厚的财力物力,拥有其他机构难以匹敌的科研设施,为此吸引了全世界大量顶尖科学家,产生了1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美国的一支战略力量。”王曦说,我国也需要这样的战略力量,而正在打造的国家实验室,就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龙头。

 

今年9月,上海市和中科院联合成立了张江实验室。王曦表示,张江实验室作为建设国家实验室的重要基础,是将中科院的学科基础优势和人才团队优势,与上海突出的改革优势、创新优势和国际化优势相结合,聚焦具有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以重大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建设为主线,建成跨学科多功能的国家实验室,以占据战略制高点。“它要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

 

而在“立地”一边,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需要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探索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五年前,作为十八大代表的王曦就曾呼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体建设”。“当时只是一个设想,后来做了很多具体尝试,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从前沿研发到中试研发,再到产业孵化和资本运作的科研创新发展加速体系。”王曦说,2013年,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发起成立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集研发、工程、孵化于一体,实现创新成果的高效率产业化。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王曦看来,这条高效率产业化之路值得借鉴复制。而对科技创新领域的从业者来说,在这方面践行新理念,需要用新观念看待一些新事物。

 

他以资本运作推动产业发展为例说,曾经互不相干的金融与科技,如今已需要深度融合。“过去要么是金融家不懂科技,要么是科学家不懂金融,但这些年高科技的风险投资机构已经应运而生,它们可以发挥助推剂作用。”王曦说。

 

在他看来,真正实现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更多人转变观念,看到这些融合趋势并且推动它。“这不是为了赚多少钱,”王曦强调,“而是为了建一些伟大的科技创新企业。一个创新强国,不能没有伟大的企业。”

 

 

提高国企活力和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

 

金兴明代表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国资党委书记 (张驰 摄)

 

每天与国企打交道,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国资党委书记金兴明代表一眼就盯住报告中的7个字:“微观主体有活力”。

 

在阐述现代化经济体系时,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微观主体最主要的就是企业,这是经济活动的‘主语’,”金兴明说,“增强企业的活力,从而提升市场的活力,也正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初心’。”

 

2013年12月,上海制定国资国企改革“20条”,启动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国资国企改革。近四年间,改革频出新举,已有12家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三分之二以上的产业类集团已经实现了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

 

同时,上海完成了16组27家企业系统内外的联合重组,预计到今年底,上海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四大领域的集聚度将达到80%。

 

在金兴明看来,这些举措都围绕着同样的目标:提高国企的活力和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而在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重申国企改革方向,强调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情况下,国资国企改革更需要一种“集聚度”。

 

“改革要让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向优秀企业家集聚,并且构建出一套适合企业家成长、集聚的制度。这样才可能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金兴明说。

 

他就此表示,上海将在此前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国企员工持股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改革,并以此为抓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培育企业家精神、成就企业家价值。“企业发展同企业家成长、员工收入应当相关联,”金兴明说,“这是改革的难点,也是特别需要突破的。”

 

同时,针对此前部分国企从事业态过多过杂造成的竞争力稀释问题,强调“回归主业”的趋势,亦需在下一步国企改革中予以突出。金兴明表示,上海国资国企将聚焦价值链高端,提高国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集中度;产品布局上,将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相应地,一系列旨在完善国企治理架构的制度,均将在接下来努力健全。“国资国企要提质增效”,他说,“这样才能充满活力,充满竞争力。”

 

 

深化金融改革 让群众感受发展红利

 

郑杨代表 市金融党委书记、市金融办主任 (陈正宝 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提出了新发展理念。”郑杨代表说,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新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大家逐渐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金融工作与五大发展新理念都紧密相关。市场主体对金融创新的呼声很高,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审慎地推进金融创新、深化金融改革,符合市场期待。协调则需要各金融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协同,需要金融管理部门与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之间加强互动,消除监管盲点,实现金融监管的全覆盖,切实防范金融风险。”郑杨说,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发展绿色金融,绿色意味着金融要与产业健康发展相结合,要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出更多的“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

 

上海是中国金融业开放最早、力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在未来发展的新图景中,上海的金融开放将永不停步,行稳致远。郑杨说,设立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又一重要部署。按照十九大精神,上海将申请自由贸易港试点,金融在其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未来,上海将完善资金流动便利措施,推动自由贸易港支付结算便利化,完善适应自由贸易港发展的账户功能体系,优化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贸易服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提升自由贸易港转口转卖业务金融服务的自由度和便利性。

 

上海自贸试验区还将对标国际标准,推动支持自由贸易港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发展,探索与期货市场联动试点,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交易提供更多金融服务。“同时,我们还将拓展自由贸易港跨境业务金融服务功能,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允许金融机构创新各类境外融资方式,支持自由贸易港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自由贸易港租赁业外汇政策措施,拓展涉外保险业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如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逐步消除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金融业大有可为。郑杨说,普惠金融、共享金融将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业务,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金融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让老百姓的资产得到保值增值,享受到安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这是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