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父子因何不共戴天,这个“轻侦探”昆剧凭什么吸引了白先勇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17-06-03 06:31
摘要:在传统中寻找现代意味。

“俞玖林他们的年龄,必须要有体现自己表演艺术特色的代表作品。昆剧不只有才子佳人,还有很多正剧、悲剧,比如《白罗衫》《烂柯山》,这些戏对今天的编导、演员提出新的要求和期待。”从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西厢记》,再到《白罗衫》,著名作家白先勇完成与苏州昆剧团的第四次合作。由白先勇担任总策划,昆曲艺术家岳美缇任导演和艺术指导,昆曲艺术家黄小午任艺术指导,梅花奖得主俞玖林领衔主演的《白罗衫》,本周日将亮相天蟾逸夫舞台。  

 

《白罗衫》原著为清代无名氏所作,此次改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剧作品资助剧目。为什么在浩如烟海的传统剧目中选中它?白先勇与编剧张淑香讨论剧本时发现,《白罗衫》可以成为“很不一样的悲剧”,“它与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在气质上有相近之处:人的命运纠葛、是非好恶的摆弄、亲情理法之间的挣扎,徐继祖与徐能父子之间的关系,已是最好的悲剧元素。”

 

《白罗衫》看上去是个因果相报的“轻侦探”故事。上京赴试的书生徐继祖受一位老妪之托,带着老妪与长子长媳的信物“白罗衫”,寻找失散18年的苏云夫妇。得中功名后,徐继祖应邀游园,寓居于此的苏夫人乍见这位与“亡夫”容貌相似的官员,忍不住在园中拦下徐继祖申冤,状告当年杀害其夫的江洋大盗徐能。这位徐能,恰恰是抚养了徐继祖18年的“父亲”,此时,心花怒放的徐能正赶往儿子任所准备安享天年……同一个人,既是18年前谋害生身父母的歹徒,又是18年中知冷知热的“父亲”,徐继祖得知身世谜底的同时,又要面对一个恐怖的现实——国法难容,亲情不舍。  

 

白先勇表示,“新版《白罗衫》与以往相比,是徐能、徐继祖父子在极短的时间内面对命运真相时的种种表现,它关乎人性、救赎这些较深层次的思考与审美。新版《白罗衫》一共六折,故事慢慢展开后,剧中人还在迷茫之际,台下观众其实已了然于胸,追问就来了:徐继祖该怎么办?徐能这个角色也很可斟酌,他曾是个江洋大盗,但他希望‘从天而降’的儿子能走上传统士子的路,这于他实际是一种赎罪和向善。他内心深处有忏悔,又不敢告诉任何人,他希望儿子永远不知情。他本以为抚养孩子长大可以洗清他的罪过,但命运对他说,不行。试想在短短两个小时左右的演出中,观众接到了这样沉甸甸的问题,当然有看头,有念想,有不同了。”

 

“传统版本的结局一如所有典型公案剧的程序,总是顺流直下,立即同时报仇雪恨又庆团圆。这种千篇一律的结局,永远是善恶二元对立,缺乏故事的内在灵魂。”新版《白罗衫》对原著主题进行了大幅翻转。张淑香也是青春版《牡丹亭》编剧,在昆曲的世界里讲故事、道人生、辨是非、诉衷情,包括一些“从过去来、于今天看”的昆曲故事,是她的拿手好戏,“让徐能由‘当强盗’而尝到‘当人’好滋味的是一个婴儿。他越爱惜这个孩子,就越害怕不堪的前罪发露。这个蛰藏的恐惧,变成了梦兆。但反讽的是,突然传来儿子得官接他去奉养的喜讯,使他冲昏了头,完全忽略恶运预示已悄悄临身。这个逆转,让他终于放心,却使观众开始为他担心,感觉喜气洋洋的背后似乎伏匿着一种不祥的味道。至于徐继祖,由于他其实是苏云的儿子,我设想他是一个天性温厚纯孝的人,是个在百分之百的父爱呵护下成长的孩子。真相大白之后,命运带来严重的破坏与冲突,使他面临必须杀父的困境与危机。” 

 

《白罗衫》分为《应试》《井遇》《游园》《梦兆》《看状》《堂审》六折,张淑香把重点落在《堂审》激扬混乱戛然而止之后,“转折为父子两人寂然相对的凝重局面。此时真相已揭开,父子都双双坠入命运的罗网而痛苦挣扎,寻找一个出口。但这个出口是一条人命,早已注定。" 

 

白先勇与苏州昆剧团合作十多年,在全国昆曲界首开先河,全部启用青年演员,两岸三地合作打造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阵容,当年只有二十四五岁的俞玖林、沈丰英担纲连台本戏的领衔主演。“自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以来,青年演员已经成长、成熟起来,他们需要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俞玖林,他演青春版《牡丹亭》时,有一折柳梦梅与杜丽娘之父杜宝的戏《应考》,柳梦梅的行当是小生,可是我一看,俞玖林很有官生的样子。十几年过去了,他完全可以试一下。”

 

剧中,徐继祖前半部分是单纯的小生,到了下半场则处于悲痛、焦虑、绝望中,俞玖林也从巾生过渡到官生,历经人生的悲喜转折,“《白罗衫》酝酿近两年。我常演《牡丹亭》《玉簪记》,都是巾生戏,想拓宽戏路。在白先勇老师的提议下,跟岳美缇老师学了《白罗衫》的两折《看状》《井遇》。过去演巾生戏熟能生巧了,但这次徐继祖在台上的把控、节奏很不一样。岳老师要求高,总会无穷尽地提出问题。每一次老师来,都要做好褪去一层皮的准备。”在俞玖林看来,徐继祖面临的两难,正是《白罗衫》吸引当代观众的关键,“人们不再简单地追求大团圆或大悲剧,还是要有很多哲学或伦理上的拷问。对和错是没有绝对的,这也更贴近现代人的情感。”


(编辑邮箱:scljf@163.com)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