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韩正一周】高度、温度与气度
分享至:
 (1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7-05-17 14:14
摘要:没有“气度”,便支撑不起“高度”,亦带来不了“温度”。

成功召开了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一周对上海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

 

5月12日下午,当选为十一届上海市委书记的韩正,率新任市委常委班子公开亮相。面对现场直播的镜头,韩正这样描述他们所接过的“历史接力棒”:“这是党中央对我们的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全市人民交给我们的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这场历时短短10分钟的见面会,却经过细致准备,并为外界期盼多时。此前不久举行的十一届市委第一次全会上,韩正第一次提出,上海要“创造无愧于时代、人民、历史的新业绩”。

 

在这一周的第一天,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大部分人从韩正所作的党代会报告中,已经听到了“新业绩”的轮廓。这份花了近2个小时念完的报告里,韩正详尽阐述了上海未来五年的“城市愿景”,赢得多次掌声。

 

而理解这份“新业绩”,本文标题里的三个“度”,或许是一个有趣的维度。

 

5月12日下午,韩正率新一届市委常委领导班子成员同中外记者见面。张驰 摄

 

 

新高度

 

在韩正本人的描述里,未来五年,对上海将是“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是城市创新发展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党代会报告中,对今后五年目标如此描述:“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胜利,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全球大都市中影响力稳步提升。”

 

同时,这座城市还将实现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这些都显示,上海需要在未来五年跃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理解新高度最重要的切入口,无疑是党代会报告的大标题。在会间参与分组讨论时,韩正曾同与会代表谈及“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推向前进”这个标题,强调其集中体现了大会主题,亦是上海未来的战略重心所在。

 

而据会后官方发布的党代会报告诞生记中,与会代表对这个主题均高度认同,“都说一看到标题,就知道这是上海党代会报告,反映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特征,更展示了上海城市的精气神,必将成为引领上海未来发展的一面光辉旗帜。”

 

在这个主题下,“新高度”至少包括两层内涵。一方面,它意味着目标任务的“进阶”——在接下来5年,多项“历史性任务”都将迎来重大节点,相关指标亦已向社会明确;对自贸区、科创中心两大战略,亦有具体展望。

 

简而言之,无论是技术领域的“硬创新”,还是制度层面的“软创新”,上海都需要身先士卒,取得突破。

 

另一方面,它更意味着上海发展需要坚持的站位:始终服务国家战略,始终对标国际顶尖标准。由此,上海才可能既不负全国“排头兵、先行者”的盛名,亦担起“卓越全球城市”的期望。

 

这一层意思,韩正已在无数场合反复强调。今年2月在为新晋各区主要负责人讲课时,他曾专门强调,“上海要统筹考虑国际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干什么、国家战略需要我们干什么、自身发展最需要突破什么。”

 

而在今年3月,韩正传达习近平对上海提出的“四个新作为”要求时,曾提出上海要在“深、高、实”三字上花功夫,对标“最高标准”,涵盖各个方面。

 

党代会报告对这些均有具体呈现。而在末尾,韩正将这种高度提升至了历史层面。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近代工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他说,“站在接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浴血斗争的峥嵘岁月,亲历改革开放带来民富国强的伟大进步,我们一定要传承好共产党人的光荣和梦想,接续努力、接力探索,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这番话,在后来的常委见面会上亦有提及。某种程度上,上海要瞄准的高度,已经是一种特殊的“历史高度”。

 

 

有温度

 

高度在上海不算新词。而由这次党代会产生的新的“热词”,无疑是“温度”。

 

在韩正作完党代会报告后不久,报告中的这段话就开始在网上“刷屏”:“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这段风格迥异于传统工作报告的话,显得颇为“另类”。但既然出现在了报告中,“另类”就有其深意。

 

5月9日,韩正在参加党代会教卫、科技系统代表团审议时,特别重提这段话。他表示,这个“始终有温度”的城市应该处处体现向上向善、公平正义的正能量,处处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这是市民群众的要求、也是市民群众的期盼”。

 

在现代城市的语境下,“温度”是“高度”的一种延伸。这与报告主题亦有关联。对上海来说,要“勇当”和“敢为”的,首先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但又不全是。它还意味着一种全方位的标杆意识,尤其是城市品质。

 

韩正曾在不同场合强调,上海的中心城区要以品质为先,郊区发展也要品质先导。这种品质,如今亦有多层内涵。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自然是题中之义。这在党代会报告中有明确阐述。在同教卫、科技系统代表同桌审议时,韩正表示,习近平对上海提出的“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要用心体会、认真践行”。

 

据其表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使上海这座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更文明、更有温度”。这里的前三个词,相对侧重技术层面,而后两个词,则更考验某种“软功夫”。

 

根据党代会报告,提了多年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将在接下来五年内“基本建成”。它不像“四个中心”,有明确的功能性指标。除了继续兴建文化设施,并且尽最大程度保护历史建筑、重现街区风貌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方式,都需要持续优化。

 

比如规划,如果说之前五年充分明确了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先导”,那么接下来的五年,谋求“更优的规划”就是当务之需——规划不但要有话语权,并且要有说服力,需要与“人文之城”定位相匹配的美感和人性化。

 

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亦是如此。“始终有温度”,必然意味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对市民需求作出深度回应。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意涵所在。

 

而城市是否有温度,最大的考验,显然是提给治理者的。

 

 

大气度

 

在党代会开幕的下午,韩正参加地区系统代表团审议时,曾谈及一件小事。

 

“你们看18页有一句话,这句话我读得蛮慢的:倍加呵护会呼吸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一位区绿化市容局长代表发言时,韩正插话说,“这是什么?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就是绿化。钢筋水泥没有生命。”

 

在这个会场,他不点名批评某些地区随意修剪街边绿化,导致城市风貌受损,甚至表示,如果按照这样的做法,“上海早就没有衡山路了。”

 

而后面一句话,显然更耐人寻味:“作为一个城市管理者,必须用心去体会城市的每一个元素。”

 

“用心体会”四个字,对今天的城市治理者或许意味尤深。他们的每一次决策、每一步落子,都需要基于城市整体的“高度”“温度”来衡量。相应地,这座特大城市的治理就不能囿于传统方法,亦不能局限于局部利益,而需要有更大的视野和胸怀。

 

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气度”。没有“气度”,便支撑不起“高度”,亦带来不了“温度”。

 

在党代会后的一次全会上,韩正重申了其提过多年的要求。“谋划部署上海工作,要胸有大局、立足全局,牢牢把握中央要求,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上海实际,创造性做好各项工作。”他说。而各级领导干部,需要“多算国家账、战略账、长远账”。

 

对上海而言,这是整座城市需要的大气度,亦是一种政治自觉——无论是一次全会,还是稍后的常委见面会上,“讲政治”都被韩正显著强调,作为提给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的首要要求。而考量“讲政治”的一个标尺,就要看能不能算这几本“大账”。

 

在城市治理的具体方面,上海的治理者们也需要“算大账”。

 

韩正强调说,新一届市委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群众观点须臾不能忘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显然,当这些问题同既有的治理模式、管理便利产生冲突时,不同取舍就意味着不同气度。

 

当然,城市治理者的气度,亦需要环境呵护。在同数位基层党代表对话时,韩正曾回忆2014年起探索“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的经历,并表态说,“我们要更多听取一线基层干部的声音”,“更加关注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基层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更值得期待的,或许是党代会上提出的要求:上海将探索尽责免责、创新容错机制,加大治庸治懒力度,以实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防止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韩正的这番话,或可作为上海追求的“大气度”的注脚:这座城市“要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奋发有为、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题图摄影:陈正宝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