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治 > 说法 > 文章详情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现含海洛因包裹,收件人竟是几名江苏中年女子……
分享至:
 (1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邬林桦 刘雪妍 2021-06-25 09:31
摘要:通过国际快件走私运毒、构建“暗网”从事毒品交易等情况屡有发生。

近年来,上海警方持续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和管控力度,禁毒工作成效显著。与此同时,一些毒品犯罪人员开始升级犯罪手法,通过国际快件走私运毒、构建“暗网”从事毒品交易等情况屡有发生。

对此,上海警方探索多警种协作,利用技术手段追溯毒源,有力提升对互联网毒品犯罪的打击效能。据统计,去年本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案件921起;缴获各类毒品72.08千克,同比上升29.94%。

斩断跨国毒品走私通道

今年1月下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缉毒处接公安部通报线索,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中转的国际快件中可能涉嫌毒品交易。在海关缉私部门、浦东公安分局等单位协助下,缉毒处民警共查获5个涉毒国际邮包,缴获毒品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可卡因等共计4.7公斤。

随着国内缉毒力度不断加大,毒品交易变得越来越隐蔽,涉毒犯罪人员也越来越狡猾。为防止这批毒品被查出,嫌疑人进行了精心设计,用保鲜膜将毒品紧紧包裹后,藏在挖空内页的笔记本中,然后将笔记本重新塑封,藏匿在大宗货品中。

躲藏在这些邮包背后的毒贩是谁?市公安局缉毒处副处长马亮带着侦查员开始寻找更深层的答案。对这些邮包的收货地址和收货人信息进行分析后,江苏某地的几名中年女子进入警方视野。

这几名女子的文化程度均不高,但都通过社交软件和互相介绍的方式,结识了几名外籍男子。“她们与外籍男子通过软件自带的翻译功能进行交流,确立恋爱关系。”市公安局缉毒处侦查二科探长汤智博告诉记者,她们与外籍男子建立信任后,对方会以支付报酬的方式,安排她们代收、转寄藏毒邮包,由此掉入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运毒陷阱。

根据涉案人员提供的信息,警方顺藤摸瓜,发现并斩断一条利用国际快件夹藏毒品的方式经上海中转流向北京、广东等地区的毒品走私通道,先后抓获涉案人员20余名。

马亮指出,近年来利用国际邮包藏毒走私呈现上升势头。走私入境的多为大麻、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走私出境的多为合成毒品如冰毒和精神类药物。为躲避侦查,贩毒分子通常会采取“人、货分离”的手法,以异地投递、他人代收代寄等手段,降低自身被查风险。“外籍毒贩常以谈恋爱或高额报酬为诱饵,引诱国内居民尤其是女性充当收寄藏毒邮包的工具。”马亮说,为防掉入运毒陷阱,不要轻易替他人代收代寄邮包。

“暗网”成毒品犯罪温室

相较过去面对面的毒品交易手段,如今通过网络交流毒品信息、洽谈毒资,尤其在“暗网”进行毒品交易,已成为涉毒犯罪新趋势。

所谓“暗网”,简单说就是隐藏的网络,普通网民无法通过常规手段搜索访问,需要使用一些特定软件、配置或授权等才能登录。“这些网站不对普通人公开,不能通过普通的链接访问,而且IP地址也是游移不定的。”市公安局缉毒处情报科科长董建平说,由于“暗网”具有匿名性等特点,容易滋生以网络为勾连工具的各类违法犯罪。

电脑屏幕的方寸之间就成了缉毒民警的“新战场”。虽没有直接面对毒贩,没有追车拦截的惊险刺激,但精准的信息研判同样令毒贩闻风丧胆。去年7月,缉毒处会同市局有关部门、杨浦公安分局等单位,从一件藏毒快递入手循线追踪,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侦查手段,揪出一个专供吸毒群体购买毒品的“暗网”。

“这些吸毒人员利用‘阅后即焚’的境外聊天软件,获取‘暗网’入口,在上面进行毒品交易。”董建平介绍,这个“暗网”不仅隐秘,还精心设计毒资流转规则,通过设置多个中间环节,一方面掩盖交易真相,另一方面也增加警方追溯毒资的难度。在“暗网”完成交易后,卖家再通过虚构发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等手段,通过快递、闪送等方式,将暗藏毒品的快件发给买家。

再狡猾的狐狸也难逃猎人的奋力追击。经过深挖追踪,警方斩断一条通过物流寄递向境内输送毒品的通道,先后抓获十余名犯罪嫌疑人,缴获LSD、大麻等毒品50余克,查获吸毒人员20余人次。

从趋势来看,‘暗网’在毒品犯罪的各个环节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毒品犯罪发展壮大的温室。”马亮说,上海公安缉毒部门正依托日益发达的网络侦查技术,创新多警种协作模式,研究探索针对网络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的技战术打法,不断提升对网络毒品犯罪的打击效能。

加大新型毒品管控力度

据了解,近年来一些伪装性较强的新型毒品不断出现。在执法、科研等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政府对包括新精神活性物质在内的新型毒品管控已取得显著成效。

7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1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成为首个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国家。7月1日后,列入我国管制目录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将达到449种,是全球管制数量最多的。

“如果把毒品比作一把钥匙,以前需要整把钥匙的形状与目录中一致,才会被管制。随着禁毒力度持续加强,一些犯罪分子正试图通过改变个别类型钥匙的手柄形状,达到他们妄图逃避打击查处的目的。整类列管的科学之处在于,把钥匙的牙花和齿纹管起来,管住毒品危害的核心。”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法医毒物化学研究室的陈航博士说。

新一代毒品因为隐蔽性和伪装性极强,网络又提供了全新的散播和购销渠道,这类毒品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普通人身边。例如,有人将合成大麻素伪装在糖霜和饼干中,普通人服食后会产生严重的循环系统症状与精神症状。

在毒品不断迭代的同时,从事毒品鉴定行业的科研人员也在和制毒者争分夺秒地赛跑。陈航介绍,传统的毒品检测方法对被检测目标物有一定的依赖性,可能会被像更换钥匙手柄这种化学结构修饰的小把戏骗过。但在全新的技术“雷达”下,它们无处可藏。通过高分辨质谱、大气压电离、离子淌度、磁性萃取、碳纳米管等高新科技,这些经过伪装变换的毒品就算藏匿于复杂基质的遮掩下依旧可以被揭露出来。

在这个领域工作了十几年,陈航亲身感受到了毒品迭代速度的加快。近年来,新型毒品更是披上了层层伪装——有的打着“进口”“定制”“秘方”“偏方”的名号,伪装成能提高生活水平的药品或保健品;有的藏于饮料、糕点,甚至化妆品和生活用品中,变化多端、无孔不入。

伪装成邮票的LSD毒品

陈航所在的法医毒物化学研究室十多年前就预判了新型毒品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性地开展了诸多基础研究,积累了技术储备,形成了一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目前,我国对伪装性的毒品已有了许多技术识别和破解方法,并仍在一步步开展前瞻性的科学研究。

栏目主编:王海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