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你知道吗?全上海所有新能源车的公共数据,都在上海西北端的这个“冰箱”里
分享至:
 (36)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茅冠隽 2021-02-02 06:32
摘要:数据分析、运用乃至赋能其他领域的能力,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

上海西北端的安亭镇、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厦内,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冰箱”,里面存放的不是各种食品,而是一种比食品宝贵得多的资产——数据。

这台“冰箱”名为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那里存放着在沪上牌的全部新能源车数据,包括插电式混动、纯电和氢燃料电池车,目前总接入车辆数已近42万辆,数据存储量已接近1个PB,每天新增约1.5亿条数据,是国内新能源汽车数据接入量最大的地方监测平台。

上海正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数据的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重视,数据分析、运用乃至赋能其他领域的能力,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这台”冰箱“是如何运作的?“冰箱”里的数据,能被做成何种“佳肴”?在存储、使用海量新能源车数据时,如何确保规范、安全?

近1PB数据安全地存在“冰箱”里

“你看这里,这张图上的每个蓝点都代表一辆新能源车,当前总接入车辆数为41.7万,在线车辆数为5.4万,充电车辆数为1.2万,接入车辆累计行驶里程已达215.7亿公里,总行驶时间已有9.8亿小时。”日前,在上海国际汽车城EV-AI智行港内,工作人员对着上海市新能源车公共数据监测系统大屏对记者说。

工作人员随机点击一个蓝点,即可看到车企、型号、车辆识别代码(VIN)、行驶里程、剩余电量等实时数据,每辆新能源车的位置数据、发动机数据、报警数据、电池数据、电机数据等十多类、百余项数据都在这个系统里实时更新。

“根据相关国家规定和标准,新能源车在出厂时都会预装一个数据采集终端“Tbox”,其采集的公共数据会通过车企平台发送给我们数据中心。基于这些数据,中心即可为新能源车提供安全监测保障、开展消费者行为分析和电池健康度研究,并为新能源车示范推广、政策制定和评估以及配套基础设施规划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依据等。”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主任乔丽说。

数据中心技术总监王成名告诉记者,大部分的数据采集频率是10秒一次,特殊情况下会提高到1秒一次,比如发生三级报警时。“大屏是数据可视化的载体,我们的后台通过强大的服务器算力将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最终以图表的形式在大屏上直观展示。”

巨量数据如何储存、调用?王成名告诉记者,中心的技术团队对数据进行了科学架构,用“冷热分离”的方法管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发、筛选、清洗、脱敏,实现有效存储。所谓“冷数据”,就是那些比较久远的、调用频率不高或基本不会再调用的数据,中心对这些数据进行了高密度压缩的“冷存储”处理;“热数据”,就是近期的、调用频率较高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就要进行“热存储”,以便随时可调用。

“数据中心就像一个冰箱,有一个冷冻室、一个保鲜室。保鲜室的数据可即用即调,冷冻室里的数据如要使用,就要先进行数据解冻,把高密度压缩盘里的数据放到低密度压缩盘里,然后再使用。”王成名说。

让新能源车大数据“活”起来

所谓“大数据”,并不仅指巨大的数据量,某种意义上是指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产品化呈现的能力。“数据中心的定位并不仅仅是数据采集和监测,我们更注重对数据的分析研究,以及数据的对外赋能,让数据‘活’起来。”乔丽告诉记者。

通过对全市近42万辆新能源车的相关数据进行“画像”,可以得到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比如,技术人员统计后发现,浦东、闵行、宝山、嘉定是新能源汽车分布最多的4个区域;上海私用新能源车工作日平均行驶里程40多公里;通过对车辆夜间停留时间和充电行为分析后发现,上海的高端纯电动车车主居住地以高档住宅、学区房、地铁房居多,浦东金桥、杨浦五角场、闵行浦江镇等地的高端纯电动车车主最多;对某年春节假期期间上海新能源车的位置数据分析后可发现,纯电动车的活动半径平均约为300公里,极值则南至海南、北至黑河,遍布全国各地,混动车辆的活动半径约为500公里。

这些分析结论远不止“有意思”而已,每一个分析结论都有现实意义和商用、公益价值。乔丽告诉记者,一方面,这些分析结论可以从数据接入、政策执行、安全监管上助力政府相关部门对车桩匹配、车辆报警等情况进行研究调查,有效监测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评估新能源汽车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度;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数据质量评价可为车企提供定制化报告,例如多少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能够满足大部分车主日常通勤,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目标用户活跃区域在哪里等,可帮助企业精准增设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服务。

比如,目前中心打造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溯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已完成验收,通过该平台的数据支撑,数据中心的技术团队与高校合作开发了一款可查询车辆电池使用情况的微信小程序,投入使用后,用户在手机上即可随时了解自己爱车的电池健康程度,这对消费者、车企、保险公司、二手车交易平台等都有裨益。

另外,数据中心目前正在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运行监测服务一体化平台,实时掌握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的运行状态。目前,数据中心已接入全市近1500辆氢燃料汽车的数据,未来该平台能通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活动轨迹、活动半径等数据来助力加氢站的科学布局,为引导氢燃料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探索数据开放创新模式

数据不能为己所用、不能画地为牢,唯有开放共享才能取得技术新突破、经济新增长。基于这样的理念,中心建立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数据开放创新实验室,对高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敞开大门,提供质量有保障的可信数据库,还会根据研究团队的需求给予具有特征标签的数据样本。目前,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硕博团队都已入驻大数据开放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

记者了解到,上述新能源车辆电池评估平台就是中心和高校合作共建的结果。除此之外,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郝旭关于插电式混动车纯电行驶里程核算的研究可帮助混动车实现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目前已发表了一篇SCI文章;上海纽约大学的陈志斌最近也在中心开展限牌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影响的研究,主要探讨限牌政策对电动汽车能耗的影响,为上海交通排堵保畅提供建议。“数据开放创新实验室非常热门,预约的研究团队很多。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最近明显感觉对新能源车相关研究的‘热度’越来越高了。我们也已和多家高校合作,成为高校的实训基地。”中心市场拓展部副经理姚雯告诉记者。

在数据采集、分析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安全、保护用户隐私?王成名说,中心搜集数据是“对车不对人”的,技术人员并不知道是谁在使用这辆车,而且除特殊情况外不对单车开展数据分析。“另外,对于车辆VIN码等核心敏感数据,我们采用加密机制进行传输;不管是我们的技术人员还是来自其他研究所、高校的用户,都不能直接操作数据库,只能通过我们平台的客户端进行数据操作,且只能做查询、分析,无法删除数据或带走数据。所有用户的操作履历我们都是保存的,一旦发生异常可及时追溯。”

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的采集与监测研究,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有益探索。“数据是有灵魂的。传统的燃油汽车没有建立数据搜集机制,无法实现公共数据的采集、监测和研究,新能源汽车正好可以补上这样的短板。目前上海新能源车渗透率为8%左右,超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当未来上海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0%或更高的时候,这些公共数据产生的价值将更大,对道路规划、交通管理乃至城市治理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王成名说。

栏目主编:王志彦
图片来源:上海国际汽车城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