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昭通小区居民转至隔离点:90岁以上老人众多,看不清体温表听不见电话铃咋办
分享至:
 (7)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2021-01-28 14:59
摘要:在一间隔离宾馆,潘金伟记录:366位居民,60岁以上131人,90岁以上11人,年纪最大的97岁。

21日,黄浦区昭通路居民区(福州路以南区域)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地区内1800多位居民随即被分批转移到宾馆集中封闭管理。昭通路居民区(福州路以南区域)的居民转移工作全部完成后,这几天,该居民区(福州路以南区域)开始启动大面积消杀。

在另一个“战场”,“战斗”早已打响。21日,黄浦区派出数名黄浦区干部与社区医生奔赴各个安置宾馆,进行转移工作的对接。在每个宾馆都有四名区黄浦区机关与街道干部、一名社区医生驻守,在集中封闭管理的14天内,他们与宾馆工作人员一起做好居民的服务工作。

听说不能用医保卡买药,老人说不吃药了……

在一间集中封闭管理的宾馆,安置好最后一位被转移来的老人,黄浦区外滩街道干部潘金伟打开笔记本,在居民年龄统计表上重新进行记录:366位居民,60岁以上老人131人,80岁以上老人21人,90岁以上老人11人,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97岁。

相对于以往的集中封闭管理,昭通路居民区的情况较为特殊:居民中的老年人口占比高,高龄老人多。这么多老年人,集中封闭管理14天,很多问题都是不曾遇到的。

测温,是集中封闭管理居民每天最基本的操作,一日两次。按照常规操作,居民领到水银体温计后,在房间内自行测温,再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将测温数据报给工作人员。但在昭通路居民区的安置宾馆内,这样的做法就行不通。

“有子女在身边陪伴的老人,子女可以帮助完成老人测温,汇报体温数据。但还有些是独居老人,有些老人两口子都是八九十岁,有的老人尽管有子女在身边,但子女也是70多岁老人。这些老人,有的不会用智能手机,有的眼睛不好,体温计看不清楚,还有的已经忘记如何使用体温计或者根本不会用体温计。”潘金伟告诉记者。

对这些老人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工作人员进行了排摸登记,并做出了安排:不会用手机发微信报体温的老人,工作人员就一个个打电话到房间询问;不会用体温计或者看不清体温计的老人,由医护人员一日两次上门进行测量。

还有配药。“不少老年居民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但这次被转移得紧急,有的老年居民身边没有足够的常用药物。”潘金伟说。

驻点的黄浦区工作人员一一仔细询问过他们的服药情况,让他们查看药物够不够。

如果居民需要配药,第一方案是请居民的亲戚朋友代买、送过来,由驻点社区医生核实药物,确保用药正确,再送到居民房间。如果亲戚朋友无法代买,对于药店有销售的药物,待驻点医生评估后,由驻点工作人员代买;如果需要在医院配药,驻点工作人员会协调相关医院帮忙解决。

看似只是个代买药物,但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细节问题。

如,有的老年居民平时买药使用医保卡,可享受医保待遇;但这次封闭管理时,他们将医保卡一起带进了房间。按照防疫规定,在解除集中封闭管理前,医保卡不能带出房间。得知医保卡不能拿出去买药,一些老年居民不舍得花钱了,就不想用药了。几个驻守宾馆的黄浦区干部,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区相关部门,很快得到反馈:在集中封闭管理期间,驻点医生同意老人的用药需求后,会与区医保局进行联系,确保老人尽快吃上药。

还有居民原定过几天要去医院复查,因为集中封闭管理,去不了了,非常焦虑。潘金伟帮这位居民联系到他的主治医生,通过远程视频进行了问诊。医生对这位居民问诊后判断,在约定时间他可以先不来复诊,等解除封闭管理后再来。这位居民也不再焦虑了。

90多岁老夫妻耳背严重,听不到敲门声和电话声……

26日上午8时50分,在另一处集中封闭管理的宾馆内,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一处房门前,猛敲了十几下。房门内,终于传来了人走动的声音。

原来,房间内住着两位老人——94岁的老爷爷与90岁的老奶奶。老爷爷走路需要人搀扶一下,老奶奶身体情况尚好,走路稳当、说话清楚。她一直照顾着老爷爷,不与子女同住。两人此次在一间房间集中封闭。

“我们几个黄浦区工作人员对居民进行了‘包块’服务,每人负责约90位居民的服务。其中高龄、独居、纯老家庭居民,是我们重点关照的人群。”负责此处宾馆服务的黄浦区外滩街道干部王志远说。在这处宾馆,老年人同样比例很高:居民339人中60岁以上居民100人,其中90岁以上居民有7人。

对这些高龄、独居、纯老家庭居民,医护人员一天两次上门为他们测量体温,询问身体情况,工作人员多次进行电话询问身体情况与生活需求。

对94岁老爷爷与90岁老奶奶两位“超高龄”老人,则有更多照护。这天上午,医护人员要为两位老人进行测温。由于两位老人都耳背严重,房间内的座机响声根本听不到,工作人员无法通过电话询问他们的情况,所以全是由医护人员一天两次上门来帮助他们进行测温。

“正常的敲门声,他们听不见,只能使劲敲。”王志远还要求每日送餐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敲开门,将餐送到老人手上。

“这样,我们工作人员至少一天五次可以见到老人。见面后,我们会仔细查看他们的情况,提醒他们吃药,问问他们有什么需求。”王志远说,两位老人的子女第一时间给他打来电话,非常不放心老人。“我们特别理解,把老人的情况以及我们的安排都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宽心。未来几天,我们还会继续重点关注两位老人。”

老人的心理健康,也得到驻守的黄浦区工作人员的关注。有位独居的老奶奶,觉得“自己年纪挺大了,什么都不怕”,不想吃高血压药了。王志远得知,就给她打电话,陪她聊天。原来,老奶奶过去住在居民区,每天可以出门走走,和邻居聊聊天;现在封闭管理,她觉得没有人和她说话,内心孤单。“这些老年群体不像我们年轻人会上网消磨时间,突然被封闭管理起来,会觉得很不习惯。”96年出生的王志远一声声奶奶叫她,逗她开心、宽慰她。这位老奶奶后来情绪慢慢好转了。

记者了解到,在昭通路居民区居民转移中,最后一批被转移出来的50多位老人,不少都是难以行动、无法生活自理的老人。对这些老人,黄浦区作出了妥善安排。有亲人在身边的老人,亲人就与老人一起封闭管理,便于照顾。还有些老人没有与亲人常住在一起,平时主要靠子女定期过来照顾与居委干部帮助,自己无法很好地照顾自己,此次黄浦区动员了社区卫生中心的专业照护人员,进入宾馆与这些老人同住,贴身照顾老人起居。“我们配有社区医生,还有对接医院,遇到需要送诊的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置,确保老人就医便捷。”王志远说。

题图来源:一位高龄老人正从昭通路居民区被转移出来。蔡维帅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