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如何成为复旦“学霸”?三年读书700本以上
分享至:
 (4)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徐俊逸 2021-01-04 13:36
摘要:去年校图书馆外借图书逐步恢复首月,大三的曹禹杰成为借书最多的人,数量超过30本。

近日,2019-2020年度国家奖学金名单新鲜出炉,在列的都是“牛”人。这其中,复旦大学一位中文系大四学生挺特别,他成为复旦“学霸”的方式——三年读书700本以上。

很害怕“满绩高手”的标签

读过大学的都知道,绩点4.0,相当于门门功课平均分90以上,堪称“满分”。绩点4.0的曹禹杰,却很害怕“满绩高手”的标签。“4.0只是一个没有温度的数字。”他说,作为人文社科的学生,曹禹杰觉得绩点只是大学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在数据背后,他更看重一门课程最后是否能给自己的成长带来新的、异质的经验。

在复旦四年的本科学习中,曹禹杰继承中文系严谨笃实的学术传统,坚持好学力行的求知态度,在阅读中探索人生和世界的可能性。2019-2020学年,他获评国家奖学金及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

“我比较愚钝,常常事倍功半。”谦虚的曹禹杰将自己的满绩归因于好运气。但在“好运气”背后,是他每天坚持早晨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的良好作息、反复温习与批注的文献和书籍。

对于中文系的本科同学而言,基础知识的储备和积累至关重要。曹禹杰为了更好掌握课内所学,从入学开始就坚持“三遍学习法”:上完课当天或第二天早晨先整理课堂笔记,周末复习一遍,下周上课前再温习一次。

丰富多元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学习令曹禹杰获益匪浅,但是他不愿意止步于此,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沈从文在《从文自传》的诉说一直激励着曹禹杰,以文学和阅读为工具,不断拓宽人生的边界,发现更加真实的世界。

700本书,哪来的读书时间呢

作为走读生,曹禹杰每天需要近两个小时上下学,所以他也习惯于在地铁上阅读。“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要带着七、八本书,常常是去学校的路上翻一本,回家的时候再看另一本。”地铁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向前奔跑着,形样百态的乘客匆匆路过站台,有一个“自由的灵魂”拎着一袋“笨拙”的书,在五角场站下车。

曹禹杰表示,复旦中文系是强调静下心面对文学原点的一个院系,为自己创造了进入文学的氛围。他说,“读得越多会觉得自己越无知”。

大一时,读完班宇的小说《逍遥游》,他始终在思考“逍遥游”的意义究竟体现在何处——表面上是主角对生活的叛离,是一种对于厌倦了的庸常俗世的拒斥,第二层意义在于对于俗世生活的重新认识,以此来终结背叛生活的旅行,回到起点;最终在逍遥游结束后在自己的俗世生活,开启另一段“逍遥游”。

读书多的另一个原因:他很喜欢触摸纸张的感觉。去年5月7日起,复旦大学图书馆推出“送书到家”新服务后的,大三的曹禹杰成为首月借书最多的同学,数量超过30本。 他还热衷于买书,今年仅用半年时间就填满了新买的书架。

“被迫”踏入了电子阅读世界

“我现在买书越来越谨慎了,家里能用来放书的空间越来越小了。”曹禹杰吐槽,现在的他终于“被迫”踏入了电子阅读世界。

经过长期的“恶补”,高中理科出身的曹禹杰逐渐领略到人生和世界别样的维度和魅力,建构出自己独特的思维理性。诚如陈尚君老师在中文系开学典礼上的寄语,“阔大而不空疏,踏实而不拘执,通达而不随意,求新而不务奇”。曹禹杰说,大学并不比高三轻松,但是他从不感到痛苦。在这三年的阅读中,一个作品、一个文本、一段话、一句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常常让他收获意外的快乐。

目前,曹禹杰已经获得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推免资格。在未来,他希望自己可以阅读更多的书。快乐且包容、自由且开放,曹禹杰期待自己向上发展,同时愿意扎根于人海,揭开世界的面纱,做一个真正的人文学子。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复旦大学提供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