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什么样的城市称得上是人民城市?
分享至:
 (20)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丁晓强 2020-12-19 06:21
摘要:人民城市是宜居、和谐、文明的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内涵深刻、意义重大。这一理念勾勒出了我们要建设的美好城市目标,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明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人民城市是宜居的城市

人民生活在城市中,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因商而起,现代城市则因工业化的集聚而发展,并成为具有辐射力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极核。但随着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出现,“城市病”也因之产生,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治安恶化等。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也出现了城市病的一些征兆,住房紧缺,市政和公共资源欠账十分严重。改革开放以后,市政和公共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环境污染、房价高企等新问题出现,贫富差距拉大,使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有所增加。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方针,并就城市生态、空间布局、房产政策等提出指导意见。在以创新为根本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宜居城市建设能更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创新潜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城市是和谐的城市

城市与乡村的最大不同,就是士农工商各色人等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同时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城市治理体系已与计划经济时代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迥然不同。

从治理的层面上看,城市的物理空间建设要更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这是共建;城市的社会空间治理要形成完善的各阶层充分参与的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区自治,不断完善各层级的治理结构和体系,解决困难、反映诉求,化解矛盾、形成共识,守望相助、增进团结,这是共治;城市建设发展的成果,要惠及最广大的人民,城市空间不能形成贫富的区隔,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强化城市对民生的保障功能,这就是共享。

在城市治理中,基层治理极为重要。基层社会的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心,最直接地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城市因其集聚性,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地,因此,基层治理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影响也更大。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和谐的城市,将有力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民城市是文明的城市

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宜居城市建设中,必须处理好人与城市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这就要求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还要遵循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要尊重城市的历史人文底蕴,二是要呵护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填河毁林、高楼密集,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深刻教训。与此同时,对于城市文脉的传承和保护,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事实上,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指向文明维度。富有人文底蕴和优美生态的城市,是更宜居的城市,能够涵养人民的文明素养;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城市建设,实质上就是一个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过程,也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调适的过程。人们在对和谐城市、和谐社会目标的追求中,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文明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同样对整个国家、人民的文明素质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发展,2007年他在上海工作时期,对上海城市精神进行了补充和丰富,在原有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又把上海城市品格概括为“开放、创新、包容”,这也可以认为是对上海市民文明素质的一个重要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可以说,文明城市的建设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孟雨涵摄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