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跳出“环境库兹涅茨发展陷阱”,中国发展必须坚持这个“基本色”
分享至:
 (18)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志青 2020-12-14 06:31
摘要:中国将成为继西方发达国家之后,在中等发达水平上跳出“环境库兹涅茨发展陷阱”的国家,从而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在发展中大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更为平衡、更好协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绿色发展可谓着墨颇多。在“十四五”期间乃至到2035年,绿色发展将迎来尤为重要的发展阶段,中国将成为继西方发达国家之后,在中等发达水平上跳出“环境库兹涅茨发展陷阱”的国家,从而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在发展中大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更为平衡、更好协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深刻理解绿色发展对经济社会全局工作的支撑作用

所谓环境库兹涅茨陷阱,是指一国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迟迟未能逾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顶点的现象。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污染物排放量越过顶峰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环境与经济开始出现协同效应,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将出现优化性的好转。十九届五中全会概括了绿色发展取得的成就,“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表现,对全局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投入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绿色发展成就为我国在战略机遇期继续抓好发展的主线工作,创造了宝贵的“施策空间”。

举一个例子。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们想方设法推进复工复产,推动经济恢复。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通过绿色发展战略提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污染防治工作,并极大提高了社会公众在生态环境上的“获得感”,那就必须在“防疫”“复工复产”以及“雾霾防治”等多个战线同时出击,这无疑将加大施策难度和不确定性。

绿色发展对全局工作的支撑作用同样体现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中。《建议》分别提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等目标,从“明显改善”到“持续改善”,再到“根本好转”,绿色发展目标的内涵愈加清晰。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央从实际出发,在不同发展阶段上赋予绿色发展以不同目标,体现了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统一。事实上,以绿色消费、绿色生产为核心的绿色发展已经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绿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绿色”将是中国中长期发展的“基本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实现现代化的“生命线”。在新发展阶段,绿色发展仍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我国绿色发展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生态环保任重道远”。随着经济发展越过人均GDP一万美元的门槛,人民对公共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持续大幅上升,对绿色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与此同时,生态环保领域的“供给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却面临较大制约。比如监测数据显示,近十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下游地区干流岸线开发利用比例高达40%左右,江苏沿江岸线不到1公里就有一个码头。这些都表明,生态环境保护的不确定性在与日俱增,导致未来生态低碳绿色的“供需缺口”不减反增。

二是绿色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绿色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如美国特朗普政府断然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深远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进程,这些复杂的外部环境都给绿色发展带来不小“变数”。此外,中国在绿色发展上自我加压,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就气候变化问题做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并承诺继续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内国际两方面的发展形势都要求我们务必在“十四五”时期以及中长期的发展中,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和主要抓手。

深刻理解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中国绿色发展实践和创新的必要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有关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以及生态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开展绿色发展实践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多方面的要义,具体在绿色发展领域,主要有三点体现。

一是阐述绿色发展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双重演进中的关键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适应性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动力, “改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保护是民生”等观点,都鲜明地点出了绿色发展既是发展生产力的必备前提,也是新形势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键之处,特别是有必要在绿色发展中将生态环境视为生产力的源泉,进而推动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四梁八柱”。

二是指明绿色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协同、齐头并进的必经之路。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这些都体现出,要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更好协同。

三是指出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双向反哺”的重要传导路径。1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既点明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反哺”的重要意义,也指出“金山银山向绿水青山反哺”的必要性。在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途径,既要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也要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发展绿色金融”,这其实就是依托金融市场,对经济与生态环境“双向反哺”模式、方法和路径的一种最新探索。

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