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学习新思想|怎样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轨道”表述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亮 2020-12-11 06:28
摘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11个内容,是新时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全面阐述。其中,“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体系的最新补充。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轨道”的阐释内容,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是把握新时期中国法治特色化、体系化与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理论认识的再深化。

法治轨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依托

国家治理要基于法治,是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就是系统性地推进国家治理各领域的法治建设,及时将成熟的国家治理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其法治化的水平。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是历时性、系统性的重大工程,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法治轨道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思维方式

改革与法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驱动双轮,两者不仅在制度建构上缺一不可,在思维方式上更有深层次的逻辑衔接。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应当在法治之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之中完善法治。“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思维要不断下沉基层,深入贯彻到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去,“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法治轨道是国家稳定发展的秩序环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持续供给国家稳定发展所需要的秩序环境,确保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法治之下理解稳定,方能深刻体会稳定在新时期国家发展中的时代意义和重要价值。“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法治轨道是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规范机制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论断。这个笼子正是法治的各种惩戒、防范和保障机制。法治轨道为领导干部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如果说‘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那么对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权大还是法大则是一个真命题。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史,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

法治轨道是国家治理开展的科学方法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越来越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来越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法治不仅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制度规范,更是开展国家治理所亟需的科学方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伴随全面依法治国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深刻实践。只有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良法善治的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在网络治理、军队建设、媒体融合发展、民族团结、疫情防控、现代城市治理等各领域的国家治理工作中强调法治轨道的重要性,以确保“健康运行”、“转型建设”、“一个标准和一体管理”、“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笪曦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