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它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静波 2020-11-30 06:31
摘要: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的现代化强国时,其世界意义将更为突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提出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为完成不同阶段的历史性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接续奋斗的具体目标,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硕果累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赋予了现代化道路新的内涵和境界,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的蓬勃生机。在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回顾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点、经验和启示,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标准不断丰富和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进行了艰辛探索,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提出过“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的考虑和设想。但由于对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走过弯路,犯了冒进的错误,错失了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对“四个现代化”的内涵和标准作了丰富和调整。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随后,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又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概念,他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第一次用到了“小康”一词,来描绘他构思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他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当时的国情,把“小康”作为国家建设目标,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区别开来。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在提出党的基本路线的同时,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五大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奋斗目标具体化为三个小的阶段,这一目标被称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从新世纪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完善和丰富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更加突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细化了建党一百年的奋斗目标。2008年12月,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提出,“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重点转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重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个阶段”通过三个时间节点,把第三步走的目标细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个具体目标,使第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更加具体更有操作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对十九大提出的“两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的具体战略安排。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点、经验与启示

显而易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现代化、民族复兴同向共进、同频共振的历程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伟大复兴就是伟大奋斗。从“四个现代化”到“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小康社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两个阶段”安排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全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之所以说当代中国社会伟大变革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是因为中国所走的现代化道路与国外的现代化国家具有明显不同。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同时,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的现代化强国时,其世界意义将更为突出。

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征程对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从大国走向现代化强国之路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保驾护航,创造了现代化高速发展进程中的“稳定奇迹”。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这并不代表现代化进程永远布帆无恙、无任何风险。一方面,作为“后发赶超”国家,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等问题;另一方面,中国不可能像西方某些国家一样对外输出矛盾、转嫁危机,而是要在平衡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平衡发展的速度与稳定中把握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为此,要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靠自身制度优势,自主消解现代化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矛盾和困境。

当今世界各种威胁与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我国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存在现有差距继续拉大的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对世界经济、安全和全球发展态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将加速全球新旧治理体系重构和人类社会面貌的演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要更加坚定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路,还要更加自觉走社会主义与时代相结合的路。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研判“时”与“势”,善于把握“危”与“机”,精准定位中国所处的历史坐标与世界坐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谋求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制度要素向制度体系的转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成功推进,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当代中国正处于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这是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从被动复兴到主动作为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在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办好的同时,要与世界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朝着符合世界人民意愿和利益、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的方向演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大胜利。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性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